一起來到供銷社,搜刮了紀時安身上剩餘的票證,謝曉曼又開啟了買買買。
奶糖、水果糖、餅幹、糕點,把手上的票據都花完了,現在不買,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再來縣城。
買完這些,來到賣自行車的地方,手裡有林向文還的自行車票,還有紀時安給的工業券,正好可以買輛自行車,以後出門不用借了。
也是湊巧,百貨商店昨天新到了幾輛自行車,謝曉曼可以挑選,考慮到紀時安不經常在家,謝曉曼挑選了一輛鳳凰牌的女士自行車。
爽快的付了188元錢一張自行車票和30張工業券,兩人帶着東西滿載而歸。
紀家村村口,一行人都在樹下乘涼,看到遠處駛來兩輛自行車,紛紛猜測。
“誰呀?是咱們村的人嗎?”
“兩輛呢,咱村有人新買自行車嗎?”
“咱村不就一輛嗎?自行車這麼貴,可能是外村人吧。”
随着自行車行駛,村名逐漸看清楚了來人,正是昨天去縣城的謝曉曼和紀時安。
到了村口,衆人紛紛圍了上來。
“謝知青,這是你買的自行車?”
“還叫謝知青呢,該叫時安媳婦了。”
“對呀,時安啊,這是你給你媳婦兒買的?”
“乖乖,這是輕便型的吧,一看就是專門女孩子騎的,看着就小巧靈活。”
邊說邊上手摸,這可是村裡唯二的自行車。
紀時安解釋道:“嬸兒,這是我媳婦兒自己買的,正好她手裡有張自行車票,以後她出門方便。”
村民們都十分羨慕,謝曉曼之前看起來不起眼,沒啥存在感,沒想到這麼有實力。
前兩天知青點的事兒他們都聽說了,看來謝曉曼落了次水後,性情大變,不包子了。
而謝家人看着新買的自行車,神色各異,聽到紀時安解釋是謝曉曼自己花錢才稍有好轉。
回到院裡,李秀花還在念叨,既然買了,不買個大的,這麼個小的還不便宜,以後大男人也騎不了。
經過買自行車謝曉曼發現,人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婆媳之間還是做不到親密無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