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第2頁)

縫隙越大,我的生存空間也就越大。

聯系應觀音并不難,他就住在金山寺附近的民房。

給我帶路的人是在市場出攤的一位老客戶,他和應觀音勉強算得上是鄰居。

這人叫老姚,五十歲上下,為人熱心腸,平時市場誰家有個喜事,他都會出面張樓,唯一的小毛病就是喜歡喝酒。

從老姚口中得知,應觀音的身世相當凄慘,可以說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從小就沒有父母,是個棄嬰。

那個時候個人肚子都填不飽呢,哪裡有錢去拜佛上香。

所以收養他的老方丈就會每天用布袋背着他,挨家讨一口吃的。

并且老姚還說,應觀音從小就非常聰明,對佛學悟性極高,複雜癟嘴的佛經,他看個一兩遍就能全文背誦。

對此我表示非常震驚,因為我聽聞的應觀音可萬萬不是這個樣子的。

在任何江湖中人眼中,應觀音都是一個近乎無敵的存在,哪怕強如四哥,也要多方聯手,才勉強把他擋在港城之外。

可就算如此,也隻能眼睜睜地看着他東山再起,而一點辦法沒有。

甚至還有人說,如果當初不是四哥出賣了應觀音,背信棄義,那麼如今港城的夜空中,出現的絕對不是關如來三個字。

反正衆說紛纭,但無一例外的是,大家都認為,應觀音是絕對的狠角色。

金山寺門外,秋風徐徐吹過,一絲涼意入骨。

老姚裹着棉襖從副駕駛跑了下來,敲了敲門,高喊道:“文川,我是你姚叔,開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