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1頁)

工部虞部司郎中王珪撫着胡須,目光炯炯,沉思片刻後,激動地站起身:“王爺此法,若能于涼州順利推行,于吏治之清明,政務之高效,實乃開天辟地之舉!”

“下官敢斷言,單此二物,便可使涼州政令一新!”

工部孫司匠也興奮道:“正是!若所有工程進度、物料耗用皆有精确數據可查,那些偷工減料、虛報冒領之徒,在王爺這火眼金睛之下,将無所遁形!”

“我等工部之人,亦能更精準地規劃營造事宜。”

花廳内頓時議論紛紛,熱烈異常。

有的人興奮不已,覺得跟對了人,未來涼州大有可為,自己也能青史留名。

有的人則暗自咋舌,心道這位三皇子看着年紀輕輕,這腦子裡的奇思妙想卻層出不窮。

而且個個直指要害,手段如此老辣,日後在他手下當差,怕是半點馬虎都使不得了。

正當衆人熱議趙軒的新發明,将如何改變涼州時。

軍器監少監李崇,臉上帶着幾分焦急與無奈,對趙軒一揖到底:“王爺,下官有要事禀報。”

趙軒示意他講,衆人也安靜下來,看向李崇。

李崇擦了把汗,喘着氣道:“王爺,您先前吩咐,命軍器監日夜趕制的複合弓與馬镫,監中所有工匠已不眠不休。”

“即便采用了王爺所說的‘流水線’之法,将各道工序拆分,衆人協同作業,大大提升了效率”

“但畢竟是全新工藝,許多細節尚需摸索,工匠們也需要時間熟練。”

“依目前進度,三日之内,最多最多隻能制出一千套成品,堪堪裝備王爺麾下的一千親衛營。”

此言一出,花廳内方才熱烈的氣氛頓時降了降溫。

一千套,對于即将開赴涼州的一萬多人的大軍而言,确實隻是杯水車薪。

不少官員臉上露出了擔憂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