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軒笑了笑,不置可否。
他親自點燃了燈下的蠟燭,熱氣很快充滿了紙燈籠,那巨大的孔明燈果然顫顫巍巍地開始向上飄浮。
“說對了一半。”趙軒的聲音清晰地響徹全場。
“火的确是關鍵,但不是什麼虛無缥缈的陽氣,而是因為它,加熱了我們身邊無時無刻不存在的東西——空氣。”
空氣?
又是一個新詞。
“我們呼吸、說話,風的吹拂,靠的都是空氣。”
“它看不見,摸不着,卻真實存在。”趙軒指着那孔明燈,侃侃而談。
“燈内的空氣被火加熱後,會變得‘輕’,而外面的冷空氣‘重’,‘重’的往下沉,就把‘輕’的給擠上去了。”
“這,就是它能飛的道理,與神佛鬼怪無關,也與所謂的‘陽氣’無關。”
為了讓衆人理解,他做了個更簡單的比喻:“就像水裡扔進一塊木頭,木頭輕,水重,木頭就會浮起來。”
“是一個道理。”
轟!
這番具象化的解釋,如同一道驚雷,劈開了衆人固有的認知。
原來如此!
軍器監主官李崇激動得一拍大腿,他造過更大的風筝,卻從未想過這其中的原理。
“王爺!”他扯着嗓子喊道,“那那風又是怎麼回事?也是這空氣在動?”
“問得好!”趙軒贊許地點點頭,“一個地方的空氣熱了,往上跑,旁邊冷的空氣就會流過來補充,這就形成了風。”
“所以,風,就是流動的空氣。”
衆人恍然大悟,看向趙軒的眼神,已經從敬畏變成了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