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第1頁)

讓大頭兵去讀書識字?還學什麼“格物”?

簡直是聞所未聞。

趙軒沒有多做解釋,隻是帶着他們前往城内軍營安頓。

随後,在慕容正的要求下,一衆将領,随着趙軒等人,來到城郊的軍田。

當看到那些從地裡挖出來的,圓滾滾的土豆,堆積如山;看到那一人多高,結着飽滿果實的玉米時,京營将領們的呼吸,不約而同地急促起來。

慕容正蹲下身,抓起一個土豆,掂了掂分量,聲音有些幹澀地問:“此物,畝産幾何?”

“風調雨順的話,三千斤,不成問題。”軍師諸葛明在一旁微笑道。

“三千斤!”

慕容正身子一晃,差點沒站穩。

他戎馬一生,太清楚後勤糧草對一場戰争意味着什麼。

多少次大軍出征,不是敗在敵人手裡,而是敗在“糧草不濟”這四個字上。

畝産三千斤

這五個字,比十萬大軍,更讓他感到震撼。

他看着趙軒,眼神裡第一次,流露出一絲深深的敬畏。

這個年輕人,已經從根子上,改變了戰争的規則。

如果說,之前的見聞隻是讓慕容正感到新奇,那麼接下來參觀冶鐵工坊和軍器監,則是徹底颠覆了他的認知。

城北的冶鐵工坊,高爐林立,黑煙沖天,巨大的轟鳴聲震耳欲聾。

炙熱的鐵水,如同奔湧的岩漿,在巨大的模具間流淌。

一名京營的校尉忍不住低聲對同伴道:“這般粗陋之地,煙熏火燎,能煉出什麼好鐵?”

話音未落,一名涼州工匠,赤裸着上身,肌肉虬結,用鐵鉗夾起一根剛剛冷卻的鐵條,用粗步包好,遞到那校尉面前,甕聲甕氣道:“這位将軍,要不你掰掰看?”

那校尉自負臂力過人,接過鐵條,冷哼一聲,運足了力氣去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