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3頁)

話落,老者抱起嬰兒,收起釣魚竿,帶着魚簍,踏上蜿蜒的小道緩緩而去。

随着老者遠去,少婦所處的空地當即無聲塌陷,随後土石堆砌,化為一座無字墳茔。

風繼續吹,雪繼續下,墳茔很快被大雪覆蓋,化為河岸邊一座尋常的土丘。

景國,雲州,同安郡,臨縣,山頂鎮。

山頂鎮是一座建在山頂上的小鎮,故而得名。

小鎮雖小,卻也五髒俱全,官衙、商鋪、酒樓、花坊、客棧一樣不少。

小鎮主街隻有一條,自東向西,約有數裡地長,如一條長蛇般在山脊上蜿蜒。

主街是最繁華的地帶,同時也是大道,是唯一馬車能進出山頂鎮的大道。

主街二側,地勢稍緩地帶,衍生出若幹條次街,依着山勢鱗次節比鋪開。

清晨,朝南巷,朝南齋。

齋内傳出朗朗讀書聲。

說是齋,實際上是一家小私塾。

小私塾不大,一個小院,一個大廳,幾間房舍。

讀書的不是稚子,而是三十多個年齡在十到十六七歲左右的少年。

少年們朝氣蓬勃,大都衣着樸素。

看得出,這些少年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正是因為普通,所以普通的父母才渴望自己的孩子能不普通。

要想在這個世界出衆不普通,隻有二條路可走。

一是練體聚氣走上修行之路,二就是讀書。

然而練體成本太高,不但要花大把的錢拜師與買藥材淬煉身體袪除雜質,還講究資質天賦。

再說那顆聚氣丹的價格,就讓普通人家望而卻步。

實在是賭不起,供不起,拿不出。

而讀書的成本則便宜得多,隻要開了竅學有所成且通過了郡試,便能為修士打理俗務,從而飛上高枝出人頭地光宗耀祖。

再說,讀書之餘自家孩子還能在家幫下手跟自家學學家傳的手藝,就算沒考上,也算是識文斷字,将來做個生意當個掌櫃啥的,也算不錯。隻是交點學費的事,何不試試?萬一成了呢?

于是,山頂鎮就有了很多類似朝南齋這樣的小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