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第1頁)

朔州大捷的餘波,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

在長安城激蕩起經久不息的漣漪。

甚至過去了數日,長安萬民的歡呼依舊尚未停歇

東宮承恩殿内

一場無聲的戰役卻已悄然打響!

李承乾端坐于巨大的紫檀木案後,案頭堆積如山的卷宗已非戰報,而是涼州清丈田畝的阻力清單,雲中倉重建後的民夫缺口統計,還有轉運司運損耗資等觸目驚心的數字!

另一頭層層疊疊的,更是大理寺刑部禦史台三司初步梳理出的雲中倉縱火案,蒲津渡刺殺案和涼州豪強等不法之事累累卷宗。

煌煌軍功是基石,但要将這基石轉化為真正的權力與新政的推行力,還需要更精細的刀法。

李承乾的目光掃過張玄素,于志甯等心腹屬官,聲音沉靜卻帶着不容置疑的威壓道:“諸位,這涼州清丈,阻力究竟卡在何處?”

“轉運司損耗激增,症結何在?”

“三司會審,為何遲遲未有進展?”

張玄素率先躬身,禀報道:“啟禀殿下”

“涼州崔、鄭兩家,雖已被連根拔起。”

“但其姻親故舊、依附勢力盤根錯節,陽奉陰違。”

“清丈吏員或被賄賂,或被恐吓,進展遲緩。”

“更有地方豪族煽動無知鄉民,聚衆阻撓,言朝廷與民争利。”

這邊張素玄剛說罷,那邊于志甯又接口道:“殿下,昨日轉運司來報,涼州那邊征發過頻,民夫根本疲憊不堪。”“那些豪強對于東宮教令更是不聞不問,依舊隐匿丁口,這逃避徭役之事更是仍然存在。”

“若無良策,恐影響後續大軍深入漠北之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