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端數日之内。
這場詭異的鹽價風暴席卷了大唐諸道,甚至是各州各縣
可以說
東宮的官鹽降價的政令以最快的速度傳遍了天下。
可在那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荥陽鄭氏、範陽盧氏等五姓七望和其他各大小豪族勢力盤踞之地
大大小小的鹽鋪,無論是挂着“官鹽”牌子的鋪子。
還是半公開的私鹽賣點,鹽價全都如同跳水般瘋狂下跌!
“上好的鹽巴,隻要十文一斤!”
“比官鹽鋪還要便宜一半啦!”
“走過路過别錯過!”
“河東池鹽,八文!八文就賣!”
“隴西井鹽,七文錢一斤!甚至買三斤還送半斤!”
各地鹽販子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價格更是低得令人咋舌。
雖然這些鹽的品質依舊良莠不齊,有些甚至摻雜了沙土。
但架不住價格實在便宜!
畢竟對于普通百姓而言,能省一文是一文。
官鹽鋪裡那雖然降價三成,品質似乎也好了點的青鹽,瞬間失去了吸引力,畢竟以往的老百姓,别說鹽巴了
就是醋布都不一定比這個價格還便宜
如今雖說這私鹽不知為何價格突然暴跌。
但生怕錯過就買不到了的百姓們,紛紛選擇了用腳投票!
官鹽鋪門前那原本洶湧的人潮迅速被分流,自然是全都湧向了那些打出“跳水價”的豪族私鹽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