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光緩緩掃過在座衆人,最後意有所指地落在了徐天身上,微笑着問道。
“不知在座諸位高賢,有誰對此類古代精巧機關之物有所涉獵?或者,徐小友年紀輕輕,卻時常能接觸到一些我等聞所未聞的舊物奇珍,不知對此有何高見?能否在你的特殊渠道裡,留意一下類似的物件,或是相關的圖譜記載?”
在座的古越、錢姓富商和趙先生,都紛紛湊上前去,仔細端詳那件魯班鎖殘件,時而皺眉沉思,時而低聲讨論,但最終都無奈地搖了搖頭,表示對此物束手無策。
魯班鎖本就以其結構精巧、變化多端而著稱,眼前這件殘件更是聞所未聞,其複雜程度遠超想象,想要将其修複,無異于癡人說夢。
徐天看着那件黃楊木魯班鎖殘件,腦中卻不由自主地浮現出現代各種複雜精密的機械結構和三維模型圖紙。
他沉吟片刻,并沒有立刻開口,而是仔細觀察着那殘件上每一個榫卯的走向、每一條刻線的深淺,以及木質結構上可能存在的受力點和連接方式。
過了一會兒,他才緩緩開口說道:“文先生,此物确實是巧奪天工,精妙絕倫,晚輩才疏學淺,見識有限,自然不敢妄言能夠将其修複。”
“不過,”他話鋒陡然一轉,眼中閃過自信。
“晚輩曾在偶然翻閱一本落滿了灰塵的古籍雜抄之時,見過一些類似的古代機關設計圖譜,其中提到一種‘九宮飛星連環自鎖扣解’的奇特思路,或許我們可以嘗試從這個方向入手,反向推演其缺失部分的結構和運作原理。”
他随手拿起桌上的紙筆,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瞬間的靈感,簡單地勾勒出了幾個基于現代科學原理的,經過他巧妙處理的結構拼接示意圖,并有條不紊地解釋道。
“比如此處卯榫,若是以三點形成穩固支撐,再輔以一個反向的自鎖卡扣裝置,或許就能在保證其靈活性的同時,大幅提升其結構的穩定性”
蘇曼琪在一旁始終靜靜地聽着,待徐天說完,她那雙清澈如水的鳳目之中閃過贊賞與笑意,适時地開口柔聲笑道。
“徐先生果然是悟性過人,機緣也非同尋常,總能從些許尋常人忽略的蛛絲馬迹之中,窺見一番不一樣的天地,這份靈性,着實令人欽佩。”
雅集結束之後,文弘博特意将徐天單獨留了下來,屏退了左右。
“徐小友,”文弘博的神色變得比之前更加鄭重了幾分,他從書房内一個上着重鎖的暗格中,取出幾卷用油紙精心包裹的殘破圖卷,小心翼翼地在徐天面前展開。
“實不相瞞,老朽最近數年來,一直在研究鮮為人知的‘山海輿圖’的傳說。”
“據一些極其隐秘的殘缺文獻和家族筆記中記載,那幅失傳已久的‘山海輿圖’上,不僅标注了許多當時不為中原王朝所知的海外奇國異域。”
“更重要的是,還極為詳盡地記載了諸多深藏于我大明疆域之内,甚至遠播萬裡之外的,從未被世人發現的珍稀礦脈、靈藥産地以及各種天材地寶的精确方位!”
徐天聞言,心中猛地一跳!
未被發現的礦脈?奇花異草的産地?
這不正是他目前在泾陽縣的觀景台内,最迫切需要尋找和開發的資源嗎?!
如果能夠得到這幅傳說中的“山海輿圖”,那他在觀景台内的神仙事業,豈不是能夠如虎添翼,更上一層樓?!
文弘博看着徐天眼中瞬間閃過的無法掩飾的精光,嘴角露出了然的微笑,繼續說道。
“隻可惜,這‘山海輿圖’早已湮沒于曆史長河之中,老朽窮盡半生心力,也隻收集到這幾份據說是後人臨摹的殘缺拓片,以及一些相關的野史筆記和地方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