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1頁)

那巨箱的體積,足足有兩三輛小汽車般大小,其表面雖然因為海水的長期侵蝕而顯得有些斑駁,但整體結構卻依舊保持着驚人的完整!

而在那巨箱朝向鏡頭的一面,一個用陽刻手法雕琢而成的,展翅欲飛巨大“玄鳥”圖騰,赫然在目!

那玄鳥圖騰的造型和神韻,竟然與之前劉青禾從泾陽縣城隍廟寶庫之中找到送到徐天手中的那塊,刻有“周”字和古老玄鳥圖騰的青銅護心鏡殘片之上的圖案,幾乎一模一樣!

甚至連其羽翼的弧度,鳥喙的朝向,以及那種睥睨天下,威壓四海的獨特神韻,都如出一轍!

“玄鳥玄鳥銅箱!”徐天隻覺得自己的心髒都快要從嗓子眼裡跳出來了!

難道,這才是“陵”、“秦夏”、“周”這些神秘魚符和信物,最終指向的真正秘密?!

一個沉睡在海底數千年,與某個失落的“玄鳥”部族或王朝相關的巨大青銅寶箱?!

而就在此時,海面之上數艘噴塗着醒目“華夏海警”字樣的白色執法船,終于拉響了嘹亮的警笛,高速駛入了這片早已暗流洶湧的對峙水域!

官方的力量,終于在最關鍵的時刻,抵達了戰場!

漢克一方的船隊,在華夏海警船隻對其進行警告和驅離之後,雖然依舊顯得有些不甘和嚣張,但也不得不暫時熄滅了繼續挑釁和幹擾的念頭,罵罵咧咧地開始緩緩後撤。

但他們并未完全離開,而是依舊在附近水域遠遠地徘徊遊弋,虎視眈眈地監視着徐天一方勘察船隊的一舉一動。

“立刻組織打撈!”徐天當機立斷,通過加密通訊器向負責水下考古作業的專業團隊下達了指令。

“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将這個青銅箱子,完整無缺地給我打撈上來!”

然而,打撈工作一開始,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難。

首先,那青銅巨箱的體積,遠比聲呐圖像上看起來的還要龐大,初步估算,其長度至少超過五米,寬度和高度也均在三米以上,重量更是可能達到數十噸,甚至上百噸!

其次,巨箱深陷在海底厚厚的淤泥之中,隻露出了不到三分之一的箱體,想要将其完整地從淤泥中剝離出來,而不損傷其本體結構,難度極大。

更麻煩的是,海底水流湍急,暗礁密布,水下環境極其複雜,大型的打撈設備很難靠近作業。

最讓徐天和所有參與打撈的專家們感到頭疼的是,經過水下機器人初步的抵近探摸和材質取樣分析,他們得出了一個令人沮喪的結論——

這個青銅巨箱,因為在海水中長期浸泡了數千年之久,其表面的青銅材質雖然看起來依舊堅固,但内部的金屬結構可能因為嚴重的電化學腐蝕和晶間腐蝕,已經變得異常脆弱!

若是在打撈過程中,受力稍有不均,或者遭遇較大的震動和沖擊,便極有可能導緻整個箱體發生不可逆轉的解體或損壞!

濱海市本地幾位被請來會診的,最頂尖的文物修複專家,在仔細看過了水下機器人拍攝回來的高清影像資料後,也都紛紛面露難色,連連搖頭。

“徐先生,常董,蘇小姐,”一位須發皆白的老專家,語氣凝重地說道。

“這個級别的巨型青銅器水下打撈和出水後的脫鹽、固化、修複,其難度之大,工藝之複雜,坦白說,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目前的技術能力和經驗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