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倒要看看,這個年輕人究竟還能玩出什麼花樣來。
當晚,幻武出版社頂層,一間充滿了古典氣息的豪華會客廳内高朋滿座。
葉浮沉等幾位港台文壇名宿,正襟危坐,神情嚴肅。
而主位上那個年約四旬,戴着金絲眼鏡,一身名牌西裝,氣度不凡的中年男人正是趙凱。
他看着走進來的徐韬,臉上帶着溫和的笑容,眼神深處卻是一片冰冷的輕蔑。
論道會開始。
果然如徐韬所料,這根本就不是什麼“論道”,而是一場針對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大陸網絡文學的“圍剿”!
葉浮沉作為武俠泰鬥率先發難,他從“文以載道”、“風骨氣節”等傳統文學的角度,批判徐韬的作品“過于追求感官刺激,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關懷”。
“年輕人,你的故事雖然熱鬧,但終究隻是術,而非道。失了風骨,便如無根之萍,飄得再高,也終将落下。”
葉浮沉搖頭歎息,一副惋惜後輩誤入歧途的模樣。
其他幾位名宿也紛紛附和,或指責其“文字粗鄙”,或批評其“思想淺薄”,言辭之間,充滿了身為“正統文學”捍衛者的傲慢。
而坐在主位的趙凱,則始終面帶微笑,不時地點頭表示贊同。
最後,他才慢條斯理地做出總結性的發言。
“各位前輩老師說得都很好啊!”趙凱清了清嗓子,聲音洪亮。
“我們華夏文創基金,一直緻力于推動有價值、有正能量的華夏文化走向世界。對于徐韬先生的作品,我們雖然看到了其在商業上的一些潛力,但其思想性和社會價值,恕我直言,确實還有待商榷。”
“這種過于個人英雄主義,甚至帶有一些暴力和灰色價值觀的作品,如果作為我們兩岸文化交流的代表恐怕不太合适,甚至可能會對青少年産生不良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