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宇航方面反擊的一刻起,楊英忠一方的槍聲立刻弱下去了,數量的優勢在槍戰中十分明顯。這不像冷兵器時代,冷兵器有一個兵器極限的限制,一千人和一萬人在同樣的環境内,戰争初期的效果是一樣的,因為接觸點就這麼大,後面的人夠不着,人再多,也隻能幹瞪眼。槍械時代就不一樣了,不管是一百米開外還是五百米開外,子彈都能第一時間抵達,人數越多,子彈密度就越大。
楊英忠方面的優勢在于先機和站位,但是這種優勢很快就被曾宇航方面的數量抵消。子彈如同暴雨,撒在每一寸土地上。
雙方都有人倒下。
砰——
子彈同時穿過三個士兵的身體,貫穿式,三殺!李居胥眼神明亮,還是人多殺的過瘾,槍口輕微移動,火舌噴出。
砰——
車頂上,單管高射炮熄火。
砰——
另一輛戰車頂上的重機槍手爆頭,鮮血還在半空中飛舞,後邊戰車上扛着火箭筒的士兵胸口炸開,失控的火箭彈射中了前面的戰車,爆炸的火光耀眼刺目,以戰車為掩護的十幾個士兵死傷大半。
砰——
奔跑中的士兵甩飛數米,落地後便沒有了動靜,摔在地上的龍牙-01狙擊槍讓李居胥眼紅,他的龍牙-01大狙因為沒有了子彈,沒有帶在身上。
曾宇航隊伍最大的失誤就是狙擊手沒有提前站位,可能是大意,也可能是覺得用不着,等到開戰才想着找位置,已經晚了。
砰——
第二個狙擊手爆頭,接着是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一連狙殺了七個狙擊手,第八個狙擊手躲在戰車内,依托窗戶反擊,但是此人運氣很差,才開了第一槍,就被楊英忠那邊的加特林給打成了篩子。
李居胥沒有角度,不表示别人也沒有角度,加特林屬于飽和時攻擊,就算隻有一條縫隙,也能把子彈打進去。
曾宇航方面已經發現了李居胥的存在,開始反擊。不過,聲勢是有了,殺傷力卻是不足。李居胥與之相距1100米,普通槍支打到這個距離早已經沒有了準度,對李居胥有威脅的狙擊手,所剩無幾,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楊英忠一方上。
迫擊炮和大炮是對付狙擊手的有利武器,但是曾宇航方面的大炮基本上摧毀了,還有幾門沒有摧毀,也在還擊楊英忠方面的炮擊,士兵們架設迫擊炮,李居胥不給他們機會,隻要看見有士兵拿出迫擊炮,立刻無情狙殺。
可能是李居胥狙殺的人太多了,引起了衆怒,車頂上的十幾挺重機槍集體瞄準了他,子彈如狂風驟雨灑落,周圍的泥土被打的沸騰起來,吓得李居胥死死地把腦袋埋進泥土之中,壓根不敢擡頭,趕緊對鐘無焰打出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