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1頁)

好多官員聽聞此言,頓時神色一凜,陷入沉思。

“陛下奪什麼權?奪誰的權?”

禮部右侍郎楊汝成更是一臉困惑,擡手撓了撓頭,不解道,“現在六部尚書、内閣首輔、閣臣,乃至司禮監,都是陛下親自任命的人。别的不說,最起碼聖旨不會被駁回。聖旨一下,誰敢不從?我等雖為臣子,但手中的權利,早被收的差不多了······”

“此言謬矣!”

錢謙益忙打斷楊汝成,解釋道,“汝成兄在禮部任職,對其餘各部不甚了解,也很正常。就以我戶部為例,陛下下令督饷,尚書同樣下令。尚書聽陛下的,我們聽尚書的,以往我們找誰要銀子?皇親國戚、朝廷勳貴、士紳商人、還是尋常百姓?”

楊汝成咕嘟道:“皇親國戚有權有勢,朝廷勳貴之間關系錯綜複雜,咱們都得罪不起。士紳商人是咱們的倚靠,不能向他們征稅。能征的隻有老百姓了,他們沒權沒勢,隻要衙門的差役一到,隻能乖乖将錢奉上。”

錢謙益呵呵一笑:“錢到了戶部,尚書哪管這錢是如何征來的,陛下更是不會過問錢的出處,他隻看最終的結果。”

錢謙益這一番長篇大論,猶如一團迷霧,将大家繞得暈頭轉向。

終于有人忍不住了,略帶不滿道:“我等同舟共濟,錢公别拐彎抹角了,還望直言相告。”

錢謙益繼續賣弄道:“如今局勢極為不妙,外有建奴觊觎錦州,内有反賊不斷作亂。陛下此舉,無非兩個目的,其一為籌措軍饷,其二為收買民心。不然他也不會耗費如此财力,去興辦平價糧行,救濟受災百姓。”

“所以,咱們趁駱養性收商稅之際,制造事端。隻要皇親國戚、勳貴的商鋪不交錢,咱們就趁勢彈劾。讓商人們搗亂、阻撓,同時派人到百姓中加稅,隻要官府說百姓是商人,他們就是商人。”

“如此一來,駱養性壓力巨大,但他為了給陛下弄銀子,必然會用非常手段。陛下為了籌饷,會佯裝不知,當有一天矛盾徹底激化,他不下旨取消這個舉措才怪。”

衆人恍然大悟,紛紛贊揚錢謙益老謀深算。

“朝廷極為缺錢,陛下這麼做得到的銀子,隻能解一時之急,等錢花完了他還得想辦法籌錢。所以,咱們須得将這局勢攪亂,越亂越好。”

錢謙益微微一笑道,“咱們找證據,彈劾皇親國戚、勳貴等人貪腐,給陛下添堵之外,也讓這些人知曉,我等也非任人拿捏之輩。他們若不和我們聯手,大不了魚死網破,大家一同倒黴。”

衆人眼前一亮。

對啊,崇祯敢對皇親國戚和勳貴下手?

讓大家一起死,那死的隻能是皇帝。

“還有,陛下和内閣吩咐之事,你們務必照辦。千萬不要被抓住把柄,否則可就成出頭鳥了。”

“回去之後,把現銀藏好,或轉移到其他地方。錢莊、親戚、朋友家都可以。隻要找不到錢,便沒辦法治罪······”

錢謙益又出了好些計策,衆人露出滿意的神色,把他當做救苦救難的活菩薩,紛紛施禮緻謝。

随後,衆人陸續散去。

會館内隻剩下周延儒和錢謙益二人。

周延儒笑道:“錢公妙計,把這幫蠢貨當作手中之槍,他們卻渾然不知,咱們的利益在江南。”

京城隻是升官的跳闆,隻要他倆入閣,家族利益才能最大化。

錢謙益不再有剛剛的謙卑,微微一笑道:“崇祯為你我複官,咱們自然得給他準備一份見面禮。等矛盾激化,國子監學子們瘋狂鬧起來,那才有好戲看。”

周延儒笑道:“還有那些死士,到時候這京城······隻怕崇祯愁得頭發全白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