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頁)

朱由檢盯着求情官員,冷哼一聲:“誰求情,就給朕跪着看槍斃,等行刑結束,朕自會給你們一個交代。”

跪下來的官員頓時覺得背後發涼。

皇帝意思很明顯,求情無效。

槍斃繼續。

人犯處決完,崇祯看着地上跪着的十幾人,冷笑道:“錢謙益、周延儒,朕前腳給你們恢複官職,你們後腳就給朕獻上這麼一份大禮。你們說,朕怎麼感謝,才合你們心意?”

錢謙益和周延儒認定是朝堂離不了他們,崇祯才給他們恢複官職,這才敢冒着風險求情。

此時冒險,不管成功與否,回報特别大。

豁出命來救盟友,傳出去後,他倆就會成為官員們的精神領袖,入閣隻是時間問題。

錢謙益根本不怵這種局面,臉上堆滿憂國憂民的表情,懇切道:“陛下息怒,臣心系大明,一心想着報答陛下的知遇之恩。臣一時心急求情,都是為大明江山社稷着想,絕無半點私心。”

周延儒也裝出一副忠臣模樣,大義凜然道:“陛下,臣亦是如此。自古聖君不阻谏路,臣舍生勸谏,乃臣子本分。陳演等人平日為朝廷盡心盡力,一時犯錯,實非本意。陛下納谏開恩,亦是聖君本色。如此,君臣齊心,共保大明江山,萬古流芳。”

朱由檢聽後,冷笑一聲:“你們可真是朕的股肱之臣,為大明江山社稷舍生取義。行,那就諸位都聽聽他們的光輝事迹。”

說着,朱由檢從懷裡掏出一疊紙,翻來翻去挑,把挑剩下的塞回去,挑好的遞給王承恩。

“大伴,念!”

上面都是谛聽署查出來的罪證,朱由檢重點标記,整理妥帖,随身攜帶。

尤其那些曆史中投敵賣國的官員,早就被朱由檢列在了必殺名單上。

王承恩大聲念道:“崇祯十一年三月七日,錢謙益勾結奸商,私吞朝廷鹽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