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1頁)

“啟禀陛下,京城稅務局作為試點,已大獲成功。臣懇請迅速推廣,盡快将稅務局開設到我大明的各州各縣。”

“如此一來,大明不僅能增收商業稅,商業環境也會更趨完善······”

早朝一開始,稅務局長朱金就越班出列,拱手獻策。

“臣附議!”

“臣亦附議!”

“······”

朝臣們争先恐後呼應。

稅務局雖從戶部獨立,稅銀卻盡數歸入國庫。

國庫充盈,六部用度無憂,自然每一個官員臉上的笑容,都格外燦爛。

回想剛成立這個衙門時,好多人有抵觸情緒,認為這是皇帝在奪财權。

待新政落地,他們才發現,稅收竟可如此順暢,實乃利國利民之舉。

稅務局的存在,既保障了商業稅征收,也維護了商人的利益。

以前哪個衙門都可以在商人頭上敲打,如今唯稅務局有權征稅,越界者以法論處。

故而商人們再無抵觸,漸成自覺納稅的習慣。

“準奏!”

朱由檢擲地有聲道,“按照你們的計劃推行,如果有人敢阻擾或幹涉稅務工作,錦衣衛可先拿後奏。若需彈壓,可調用駐軍,必要時格殺勿論!”

“陛下聖明!”

滿殿山呼。

商業稅全國實行,一年差不多上億銀子。

有這些銀子,大明能幹好多事。

如果早有這個衙門,大明豈能被建奴欺負成這個樣子。

所以,商人們做生意,就必須老老實實繳稅。

朱金再拜:“陛下,全國推廣稅務局,難度不是怕人鬧事,是極缺精算人員。臣粗略算了下,整個大明,至少要開兩千多個稅務局。普通吏員不難,大不了在曆年落榜考生中招收。可精算人員難覓,又不能缺,不然查賬、計稅等工作就會有纰漏······請陛下調配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