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言談舉止,頗有當年仁宗皇帝的風範。”
“陛下知人善任,朝中皆是賢能,難怪敢放心禦駕親征。”
範景文與李邦華走在最後,望着太子遠去的背影,相視一笑。
“範公,看來我大明中興有望啊。”李邦華低聲道。
範景文捋須點頭:“陛下勵精圖治,太子聰慧仁厚,群臣同心協力,何愁天下不太平?”
······
東宮内,太子朱慈烺剛回到書房,就迫不及待地詢問身邊的侍讀:“今日的奏章可都送來了?”
“回殿下,已經放在案頭了。”
太子翻開,是甯波巡撫關于稅務司試行的報告。
他批閱完,提筆批示,笑道:“父皇知人善任,這個駱養性真是大刀闊斧,江南稅務司推廣有他必成。”
侍讀一直看着太子批閱奏疏,忍不住勸道:“殿下,您已經忙了一上午,該休息會兒了。”
太子搖搖頭:“父皇在前線浴血奮戰,孤豈能懈怠?把這些都處理完再說。”
這時,範景文求見。太子立即放下朱筆:“快請範閣老進來。”
範景文入内行禮後,欣慰地看着案頭堆積如山的奏章:“殿下勤政愛民,老臣深感欣慰。不過也要注意身體才是。”
太子請範景文坐下,誠懇地說:“範閣老,稅務司推廣一事,孤還有些想法······”
一老一少就這樣在書房中促膝長談,時而争論,時而達成共識。
窗外夕陽西下,将兩人的身影拉得很長,仿佛一幅寓意深遠的畫卷,預示着大明王朝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