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杯酒下肚後,趙鷹起身抱拳,神色堅定道:“大王,末将聽聞崇祯在洛陽,此乃天賜良機。末将願為先鋒,率軍攻打洛陽,誓取其首級,獻于大王帳下!”
李自成獨眼中閃過一絲不悅,但很快掩飾過去,道:“趙将軍連番征戰,想必已疲憊不堪。攻打洛陽之事,容後再議。”
趙鷹似乎沒有覺察到李自成的不快,急切進言:“大王!戰機稍縱即逝。末将不累,願即刻領兵出征!”
“哦?”
李自成故作不解,問道,“既然趙将軍這麼笃定,那試問崇祯為何禦駕親征,還涉險住在福王府?”
趙鷹分析道:“崇祯禦駕親征,其一,此前親征遼東僥幸成功,其好大喜功秉性愈發膨脹。彼時,有洪承疇統軍,麾下擁兵三十萬,崇祯不過坐享其成,卻貪天之功為己有。
且此役緻使十幾萬軍隊喪生,實乃草菅人命。他隻圖虛名,不顧将士死活,此番再度親征,亦是其好大喜功之舉的延續。”
“其二,他是觊觎福王的财富。崇祯生性貪婪,此前便屢屢抄沒官員、勳貴之家,如今又将目光投向藩王的銀子。他不顧叔侄情分,隻為填滿自己的私欲,足見其貪婪無度。”
“所以,我軍必須從速行動。若崇祯将福王逼至絕境,福王本就素有反心,屆時恐會狗急跳牆。一旦福王先發制人,拿下崇祯,我軍便會失去先機,陷入被動。”
“闖王,攻下洛陽對我軍益處極大。倘若能活捉崇祯,大明必将陷入混亂。太子尚且年幼,為穩固統治,朝廷必然不敢輕舉妄動、大動幹戈。
如此,我軍便能輕而易舉地拿下河南之地,進而進軍陝西。待陝西平定,便有機會一路北上,直搗北京城,成就霸業。此乃天賜良機,萬不可錯過。”
李自成聽聞趙鷹的分析,瞬間心動,決意出兵。
然而,他轉念一想,趙鷹近來戰功赫赫,在軍中威望日盛,幾乎要超越自己。
若再讓其拿下洛陽,日後恐難以駕馭。
沉吟片刻後,李自成道:“本王決定親率三十萬大軍攻打洛陽,趙将軍繼續圍攻開封,一個月拿下開封,意下如何?”
帳内衆将面面相觑。
開封城高牆厚,一月内攻下談何容易?
這分明是故意為難趙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