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第2頁)

此外,徐弘基、張光祖二人已認罪,被投入诏獄,兩府的男丁女眷也全部收監,抄沒的金銀珠寶、田契地契等财物,均已登記造冊,妥善保管等等。

朱由檢聽後滿意地點點頭,道:“處理政務期間,可曾遇到什麼阻礙?”

“禀父皇,其他事務都順利推進,唯有查抄魏國公和彭城伯兩府一事,有人上奏疏,對兒臣的做法提出異議。不過,兒臣出示了确鑿證據後,他們便不再多言。”

崇祯輕笑一聲道:“這些官僚,不過是擔心自己的利益受損罷了。”

稍作停頓後,他又問道,“烺兒,依你之見,接下來該如何處置這些勳貴?如今藩王勢力尾大不掉,削藩一事刻不容緩,你可有什麼良策?”

“依兒臣之見,處置勳貴宜采取溫和手段,不宜大肆殺戮。否則,恐會引起其他勳貴的恐慌,逼得他們狗急跳牆,生出變故······”

朱慈烺擔心自己的想法不合父皇心意,聲音漸漸變小,頭也不自覺地低了下去。

“說下去。”

崇祯眼中露出贊許,鼓勵道,“治大國如烹小鮮,不同時期,自然有不同時期的治國方略。朕非嗜殺之君,但此一時彼一時。現在朕隻想聽你的建議,不論對錯。”

對于一個十三歲的孩子而言,能有如此治國的想法,已然難能可貴。

得到父皇的鼓勵,朱慈烺頓時信心大增,抖擻精神道:“兒臣從父皇創辦的公司中獲得啟發,股份制度能将衆人緊密相連,咱們何不借鑒此法,以經濟手段逐步解決問題?

兒臣近日研讀史書,發現曆代削藩,大多伴随着流血沖突,即便成功,也令人痛心疾首。兒臣以為,若能以豐厚的利益誘惑藩王,讓他們自願放棄兵權,換取一世富貴······”

崇祯微微點頭,待朱慈烺說完,道:“朕有些乏了,你先回去休息吧。”

“兒臣告退!”

望着兒子離去的背影,朱由檢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心中暗想,待将兒子培養成一位合格的君主,自己便能放心放權,去追尋那向往已久的自在生活。

當皇帝哪有遨遊天下灑脫、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