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第1頁)

衆人議論紛紛,朱由檢繼續開展啟發式教學:“取消了百姓的人頭稅,人口會如何?”

“沒有了人頭稅,百姓将徹底放開了傳宗接代,大明人口将會激增。”

衆臣振奮擊掌稱贊。

“人口多了,兵源就會更加充足,又何懼外敵?”

“人口多了,就會刺激推動工業、農業、商業的發展,那時候才算是真正的國家強盛。”

“等到人口多到大明國内容納不下時候,咱們就向外擴張,把蒙古草原變成良田······”

衆人想得到攤丁入畝帶來的諸多好處,很是興奮。

這可是徹底改變,九州自古以來賦稅制度的仁政,真正搞好了,半年内就可以收到奇效。

“光攤丁入畝還不夠,配以士紳一體納糧,耗羨歸公,才能保證土改給百姓帶來福音。”

朱由檢解釋了士紳一體納糧,耗羨歸公。

衆臣聽後,都沉默了。

士紳一體納糧打破士紳階層的免稅特權,使其與普通百姓一樣承擔賦稅和徭役。

包括他們這些高官,也進入納糧體系。

當然,他們能進入這個層面,這點格局還是有的。

這可是觸碰特權階層的利益,推行過程中,必然阻力重重。

到時候士紳必然聯合起來,大力攻擊新政,逼迫朝廷妥協。

好處就是能短期内充實了國庫、穩定朝廷統治。

耗羨歸公完全制止了地方官吏變相的“亂收費”,對百姓和朝廷來說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