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1頁)

淑妃之死,如同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不僅震動了後宮,也迅速波及到了前朝。

一時間,各種猜測和流言在宮中乃至京城悄然蔓延。

有人說,淑妃是畏罪自殺,因為她謀害太子的陰謀敗露。

有人說,淑妃是被奸人所害,含冤而死,目的是為了打擊四皇子。

更有人将矛頭指向了其他幾位有實力的皇子,認為這是他們之間殘酷鬥争的犧牲品。

一時間,人心惶惶,朝野震動。

皇帝夏允震怒之下,下令宗人府、大理寺、刑部三司會審,務必查清淑妃死因,以及那封絕筆信中提及的“栽贓陷害”一事。同時,為了“保護”剩下的皇子,也為了防止事态進一步擴大,皇帝下達了一道出人意料的旨意——所有成年皇子,無诏不得随意出入宮禁,暫時禁足于各自府中或宮中住所,靜候調查結果。

這道旨意,無疑是在本就緊張的局勢上,又添了一把火。

明面上是保護,實則是變相的軟禁。這讓所有皇子都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危險氣息。

清涼殿,自然也不例外。

當禁足的旨意傳到清涼殿時,夏宸正捧着一本《南華經》,裝模作樣地看得“津津有味”。

傳旨的太監隻是例行公事地宣讀了聖旨,甚至沒有多看夏宸一眼,便匆匆離去。仿佛這位九皇子,依舊是那個無關緊要的存在。

“殿下,這”福安接過聖旨,臉上寫滿了憂慮,“陛下這是什麼意思?難道連您也懷疑上了?”

夏宸放下書,臉上露出一絲苦笑:“父皇不是懷疑我,他隻是不想再看到任何一個兒子出事了。或者說,他想借此機會,看看究竟是誰在背後興風作浪。”

禁足,對于其他皇子來說,可能是束縛,是危機。但對于夏宸而言,卻未必是壞事。

他原本就想暫時避避風頭,靜觀其變。這道旨意,反倒給了他一個“合情合理”的理由,可以光明正大地待在清涼殿,遠離那些明槍暗箭。

“福爺爺,不必驚慌。”夏宸的語氣依舊平靜,“禁足也好,至少這段時間,我們可以安安穩穩地待在這裡,不用擔心有人再打我們的主意。”

“可是淑妃娘娘的死,真的會查到我們頭上嗎?”福安還是有些不放心,“您之前讓老奴散布的那些關于王瑾的‘流言’”

夏宸眼中閃過一絲精光:“那些‘流言’,現在正是我們洗清嫌疑,甚至反戈一擊的最好武器。”

他頓了頓,繼續道:“父皇要查,就讓他去查。我們身正不怕影子斜。淑妃的死,與我們何幹?至于那些關于王瑾的‘流言’,本就是事實,隻不過是我們‘不經意’間讓它提前暴露了出來而已。如果三司會審真的查到了王瑾頭上,那也隻能證明四皇子心虛,或者他手下的人辦事不利。”

福安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這段時間,我們要做的,就是徹底的‘清淨’。”夏宸的目光掃過清涼殿簡陋的陳設,“除了每日的飲食,清涼殿不與外界有任何接觸。文淵閣,暫時也去不了了。”

他露出一絲“遺憾”的表情:“可惜了,本殿的書,還沒看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