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1頁)

在清涼殿内蟄伏靜養的日子,對夏宸而言,既是恢複,也是沉澱。

他每日除了雷打不動地運轉那粗淺的煉氣法門,努力恢複丹田内幾乎耗盡的“龍氣道種”,便是靜心思索當前的局勢,以及自己未來的每一步棋該如何落下。

那日強行救治太子夏啟,對他自身的消耗确實極大。最初的幾天,他甚至連下床都感到費力,丹田内的那縷“龍氣”更是黯淡得如同風中殘燭。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這“龍氣道種”的恢複能力,遠比他想象的要強大。

或許是因為之前吸收了整汪“龍涎靈液”的緣故,他體内的“龍氣”品質極高,生生不息。僅僅十餘日的靜養,他丹田内的那縷乳白色氣旋,便已經重新恢複了七八成的光澤,并且似乎比之前更加凝練和純粹了一些。

他的身體,也在這“龍氣”的滋養下,徹底擺脫了以往的病弱之态。雖然表面上依舊維持着幾分“文弱書生”的模樣,但内裡卻充滿了爆炸性的力量。他的五感也更加敏銳,甚至能夠清晰地感知到清涼殿外數十丈内禁衛的呼吸聲和腳步聲。

這種脫胎換骨的變化,讓他心中充滿了驚喜和一絲隐憂。

驚喜的是,他終于擁有了在這個世界安身立命的本錢。隐憂的則是,這種變化太過明顯,如果被有心人察覺,恐怕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因此,他更加小心地收斂着自身的氣息,努力維持着以往那副“病弱不堪”的僞裝。

除了自身的修煉,夏宸也時刻關注着外界的動靜。

福安每日都會想辦法從宮中各處打探消息,然後悄悄向他彙報。

太子遇刺一案,依舊是懸而未決。雖然皇帝夏允震怒,三司官員也承受着巨大的壓力,但刺客全部身亡,線索中斷,使得案件的調查始終無法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朝堂之上,因此事而引發的猜忌和攻讦,卻愈演愈烈。

原本因為淑妃案而失勢的四皇子夏昭,再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不少官員上書,言辭鑿鑿地指控四皇子是刺殺太子的幕後真兇,要求嚴懲。

而遠在邊關的二皇子夏淵,也未能幸免。一些與二皇子素有嫌隙的官員,也趁機發難,暗示二皇子手握重兵,野心勃勃,對儲位觊觎已久。

甚至連其他幾位平日裡看似與世無争的皇子,也都被卷入了這場漩渦之中,各種捕風捉影的“證據”和“流言”,層出不窮。

整個大夏王朝的朝堂,仿佛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鬥獸場,各方勢力在其中互相撕咬,都想将對手置于死地。

皇帝夏允對此焦頭爛額,卻又無可奈何。他既要維護皇室的顔面,又要平衡各方勢力,更要盡快找出真兇,穩定人心。但越是心急,局勢反而越是混亂。

“殿下,依老奴看,這太子遇刺一案,恐怕沒那麼容易水落石出。”福安憂心忡忡地說道,“現在朝堂上亂成一團,都想借此機會打擊異己,恐怕就算陛下想查,也會被這些人攪得查不下去。”

夏宸點了點頭,深以為然。

他知道,太子遇刺,無論真兇是誰,都已經成為了各方勢力角逐的焦點。每個人都想利用這件事,來為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

“福爺爺,你替我留意一下,最近朝堂上,有誰表現得最為‘活躍’?或者說,有誰在這場混亂中,獲利最大?”夏宸沉吟道。

福安想了想,回答道:“若說表現活躍,自然是那些平日裡就喜歡搬弄是非、攻讦同僚的言官。他們如同聞到血腥味的蒼蠅,逮着誰就咬誰,唯恐天下不亂。”

“至于獲利”福安頓了頓,有些遲疑地說道,“老奴聽說三皇子殿下夏明,最近似乎頗得陛下賞識。他幾次在禦前應對,都條理清晰,見解獨到,為陛下分憂解難,頗受贊譽。而且他還主動上書,請求協助三司調查太子遇刺一案,陛下也準了。”

三皇子夏明?

夏宸的眉頭微微一挑。

在他的記憶中,這位三皇子夏明,素以“賢名”和“才學”著稱,在文臣士子中頗有聲望。他平日裡為人謙和,不顯山不露水,似乎也無意于儲位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