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1頁)

紫宸殿,大夏王朝最莊嚴雄偉的宮殿,此刻卻籠罩在一片壓抑而肅殺的氣氛之中。

殿内燈火通明,卻感受不到絲毫暖意。文武百官,按照品級,分列兩側,一個個神色凝重,噤若寒蟬。

禦座之上,皇帝夏允面沉似水,臉色比之前更加蒼白憔悴,眼中布滿了血絲,卻依舊強撐着一股不容侵犯的帝王威嚴。隻是,那微微顫抖的雙手,以及偶爾流露出的疲憊和無力感,還是暴露了他此刻内心的焦慮和煎熬。

夏宸與其他幾位皇子,按照長幼次序,并排跪在殿下中央。

他微微低着頭,用眼角的餘光打量着身旁的幾位“兄弟”。

太子夏啟,因為“傷勢未愈”,臉色依舊蒼白,由兩名太監攙扶着,跪在那裡,氣息顯得有些虛弱,但眼神卻異常平靜,甚至帶着一絲難以察覺的冷意。

三皇子夏明,依舊是那副溫文爾雅、悲天憫人的模樣,臉上帶着恰到好處的憂慮和悲痛,仿佛對二哥的“叛逆”痛心疾首。

其他幾位平日裡并不起眼的皇子,此刻也都一個個面露惶恐,身體微微顫抖,将“忠心護主”、“憂國憂民”的姿态,展現得淋漓盡緻。

隻有夏宸,依舊是那副“病弱不堪”、“茫然無措”的樣子,仿佛還沒從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中回過神來。

“衆卿,皇兒們,”夏允的聲音沙啞而低沉,卻帶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逆賊夏淵,狼子野心,包藏禍心,竟敢在北疆公然稱帝,起兵作亂,實乃我大夏王朝開國以來,前所未有之奇恥大辱!朕愧對列祖列宗,愧對天下萬民!”

說到最後,他的聲音中帶上了一絲哽咽和痛心。

殿下百官和皇子們,立刻山呼:“陛下息怒!保重龍體!”

夏允擺了擺手,示意衆人安靜,目光緩緩掃過跪在下方的幾個兒子,眼神中充滿了複雜難明的情緒——有憤怒,有失望,有猜忌,也有一絲不易察察的疲憊和悲涼。

“如今,逆賊大軍,已逼近通州,京師震動,人心惶惶。”夏允的聲音再次響起,隻是比剛才更加冰冷和銳利,“朕今日召你們前來,便是想問問你們,值此國難當頭之際,爾等有何良策,可退敵安民,保我大夏江山社稷?”

此言一出,大殿之内,頓時陷入了一片死寂。

文武百官們一個個低垂着頭,不敢輕易開口。這種時候,說錯一句話,都可能引來殺身之禍。

而跪在前排的幾位皇子,也都面面相觑,神色各異。

片刻之後,還是“傷勢未愈”的太子夏啟,在太監的攙扶下,顫巍巍地向前挪動了幾步,聲音虛弱卻堅定地說道:“啟禀父皇,兒臣以為,當務之急,乃是穩定人心,堅守京城。隻要京城不失,則逆賊便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早晚必敗!”

“兒臣懇請父皇,下令嚴查京中流言,穩定物價,安撫百姓。同時,增派兵馬,加強城防,并并号召天下兵馬,前來勤王救駕!隻要我們上下一心,衆志成城,定能定能擊退逆賊,匡扶社稷!”

太子夏啟這番話說得慷慨激昂,擲地有聲,雖然身體虛弱,卻展現出了一個儲君應有的擔當和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