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第1頁)

錦衣少女取出墨者令,無疑為夏宸探尋墨家秘藏帶來了巨大的轉機。然而,此刻揚州城内的詭谲風雲,以及遠方京城傳來的烽火狼煙,都像一塊巨石壓在衆人心頭,讓他們無法立刻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那神秘的九曲迷宮之中。

“錦姑娘,此墨者令對你族意義非凡,如今你将其托付于我,夏宸感激不盡。待他日事了,定當完璧歸趙。”夏宸鄭重地對錦衣少女說道。他能感受到,這塊小小的令牌,承載着錦衣少女一族的興衰榮辱,其分量之重,不言而喻。

錦衣少女微微搖頭,清冷的眸子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此令既已認主,便随公子處置。我族早已名存實亡,守着這塊令牌,也不過是徒增傷感罷了。若公子能憑此令,得墨家傳承,重振墨家聲威,也算了卻我族先輩的一樁夙願。”她的聲音依舊清冷,卻帶着一絲不易察覺的釋然和期盼。

秦越在一旁聽聞,不禁對錦衣少女的身世更加好奇。墨家後人,這個身份本身就充滿了傳奇色彩。

蘇婉清則心思敏銳地察覺到,錦衣少女提及“認主”二字,看向夏宸的眼神似乎與往日有所不同,心中不由泛起一絲莫名的漣漪,但很快便被她掩飾了過去。她知道,眼下并非兒女情長之時。

“殿下,”蘇婉清開口道,将衆人的思緒拉回現實,“如今揚州城内,龍骧衛統領冷嶽坐鎮,名為查封鹽幫,實則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蕭逸臨死前攀誣四皇子謀逆,此事真假難辨,但冷嶽必然會借此大做文章。四皇子在江淮經營多年,勢力盤根錯節,冷嶽此舉,無疑是想借機清除四皇子在江南的羽翼。我們此刻行事,必須更加謹慎,以免被卷入這場漩渦之中。”

福安也憂心忡忡地說道:“是啊,殿下。而且,老奴還打探到,那冷嶽為人冷酷無情,手段狠辣,對揚州城内的江湖勢力,似乎也并無好感。漕幫的李奎和青竹幫的錢峰,雖然在此次圍攻鹽幫的事件中,看似占了便宜,但恐怕也早已被冷嶽盯上了。我們之前與李奎有過接觸,若是被他察覺,恐怕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夏宸點了點頭,深邃的眼眸中閃過一絲凝重。蘇婉清和福安的分析,與他的判斷不謀而合。冷嶽的到來,絕非善茬。這位“冷面閻羅”的心思,恐怕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深沉。

“秦先生,”夏宸轉向秦越,“依你之見,這冷嶽的真正目的,會是什麼?他僅僅是為了對付四皇子嗎?還是另有所圖?”

秦越沉吟片刻,撫須道:“殿下,四皇子雖然在朝中樹大招風,但畢竟是皇子之尊,羽翼也頗為豐滿。冷嶽即便手握聖上口谕,想要單憑蕭逸的一面之詞,就扳倒四皇子,恐怕也非易事。屬下以為,冷嶽此行,更像是一石數鳥之計。”

“其一,自然是奉聖命,徹查鹽幫,穩定江南鹽政,為朝廷聚斂錢财,以應付北方二皇子叛亂的軍費開支。”

“其二,借蕭逸攀誣之事,敲山震虎,打壓四皇子在江南的嚣張氣焰,削弱其實力,為太子一黨,或者說,為聖上清除潛在的威脅。”

“其三,恐怕也是想借此機會,整頓江南官場和江湖勢力,将這魚米之鄉,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畢竟,江南的穩定與否,直接關系到整個大夏王朝的國庫和民生。”

秦越的分析,鞭辟入裡,條理清晰,讓衆人對當前局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如此說來,我們眼下在揚州,倒像是處在風暴的中心了。”周通甕聲甕氣地說道,臉上露出一絲憨厚的擔憂。

夏宸微微一笑,道:“既是風暴中心,也意味着有機可乘。”

他眼中閃過一絲慧黠的光芒:“冷嶽想要對付四皇子,我們又何嘗不想?隻是,我們不能被他當槍使。我們要做黃雀,而不是螳螂。”

蘇婉清聞言,美眸一亮,接口道:“殿下的意思是我們可以暗中推波助瀾,将四皇子在江淮地區的更多罪證,‘不經意’地送到冷嶽手中,借冷嶽這把刀,去砍四皇子這棵大樹?”

“正是此意。”夏宸贊許地點了點頭,“四皇子在江淮經營多年,其勢力早已滲透到官場、商界、乃至江湖的方方面面。蕭逸所掌握的,恐怕隻是冰山一角。我們之前從血蠍堂和鹽幫搜集到的那些賬簿、書信,以及秦先生和福伯打探到的各種情報,都可以加以利用。”

“我們可以将這些證據,巧妙地包裝一下,通過一些特殊的渠道,送到冷嶽的案頭。讓冷嶽有足夠的理由和把柄,去對付四皇子在江淮的那些心腹和産業。如此一來,既能削弱四皇子的實力,為我們将來清算他掃清障礙,又能讓冷嶽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四皇子身上,從而忽略我們的存在。”

秦越撫須笑道:“殿下此計甚妙!如此一來,我們便能置身事外,坐山觀虎鬥,豈不快哉?”

然而,就在衆人為夏宸的計策叫好之際,夏宸丹田内的那縷“龍氣道種”,卻再次毫無征兆地劇烈顫動起來!

一股比之前更加強烈的危機感和焦躁不安的意念,如同潮水般湧入他的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