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夏宸于密室之中,潛心祭煉墨龍牌,并且意外獲得了神秘龍族傳承的同時,外界的滄州城,乃至整個大夏王朝的局勢,都因為他之前的驚天一戰,而變得,愈發波谲雲詭,暗流洶湧。
太子夏啟,在經曆了滄州慘敗的奇恥大辱之後,徹底撕下了僞善的面具,變得歇斯底裡,瘋狂暴戾!
他一方面,嚴密封鎖消息,不惜一切代價,掩蓋自己的失敗,維護那早已搖搖欲墜的“太子威嚴”。
另一方面,他又調兵遣将,集結重兵,不僅在京城内外,布下了重重防線,嚴防夏宸和二皇子夏淵的“偷襲”,而且還秘密派遣了,更多,更強的殺手和死士,潛入滄州,以及通往滄州的各個要道,試圖将夏宸,以及他身邊的人,扼殺在搖籃之中!
他甚至不惜動用,自己多年來,在朝堂之上,培養的那些心腹大臣,向遠在邊境的皇帝夏禦,不斷地上書施壓,污蔑夏宸勾結叛逆,圖謀不軌,意圖“清君側”,甚至取而代之!
他要讓皇帝夏禦,對夏宸産生猜忌和厭惡!從而斷絕夏宸,獲得皇室支持的最後一絲可能!
太子夏啟的瘋狂舉動,無疑加劇了京城之内,那本就緊張壓抑的氛圍。
一時間,人心惶惶,風聲鶴唳。
文武百官,人人自危。生怕一不小心,便會卷入這場,殘酷而血腥的皇權争鬥之中,成為無辜的犧牲品。
而與太子夏啟的“瘋狂”不同,遠在北疆,已經悍然稱帝的二皇子夏淵,在得知滄州之戰的詳細情況之後,則表現出了,與他年齡不相符的冷靜和睿智。
他并沒有因為夏宸的強勢崛起,而感到絲毫的慌亂或者嫉妒。
反而他敏銳地從中,嗅到了一絲可以利用的“契機”!
他知道,夏宸的出現,雖然給他,增添了一個,潛在的競争對手。但也同樣,給他,帶來了一個可以用來,對付太子夏啟的絕佳“盟友”!
畢竟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更何況夏宸手中,所掌握的“墨家傳承”,以及那神秘莫測的“召喚真龍”之法,對于夏淵而言,也充滿了,緻命的誘惑!
若是能将夏宸,拉攏到自己的陣營,那他統一天下,登基為帝的把握,無疑會大大增加!
因此,夏淵一方面,繼續揮師南下,以“清君側,誅太子”為名,不斷地蠶食着,大夏王朝的疆土,擴大着自己的勢力範圍。
另一方面,他又秘密派遣了,數批使者,攜帶重金和各種誘人的條件,前往滄州,試圖與夏宸,取得聯系,并且說服他,與自己“結盟”,共同對抗太子夏啟。
夏淵甚至在私下裡,許諾夏宸,隻要他肯歸順,将來平定天下之後,便封他為“并肩王”,共享江山社稷!
不得不說,二皇子夏淵,為了拉攏夏宸,也算是下了血本,煞費苦心了。
然而無論是太子夏啟的“瘋狂打壓”,還是二皇子夏淵的“熱情招攬”,夏宸都暫時,沒有給予任何的回應。
他就像是一條,潛伏在深淵之中的墨龍,默默地積蓄着力量,冷眼旁觀着,外界的風雲變幻,等待着最佳的,出擊時機!
除了太子和二皇子之外,大夏王朝之内,還有許多其他的勢力,也因為滄州之戰,而蠢蠢欲動起來。
一些原本就對太子夏啟,心懷不滿的朝中大臣,以及一些手握兵權,割據一方的地方将領,在看到夏宸的“潛力”之後,都開始暗中盤算,是否要改換門庭,另尋“明主”。
一些隐匿江湖多年,或者早已銷聲匿迹的武林門派和神秘組織,也因為“墨家傳承”和“真龍降世”的傳聞,而重新浮出水面,試圖從中分一杯羹,或者實現某些,不可告人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