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廠長聽得頭大!
“首都,有色金屬研究院下面的稀土研究所這樣吧,我把需要的稀土元素寫下來。”
劉威銘無奈。
剛說完,王興國就狗腿地把筆遞給了他。
張振萬也遞上了随身攜帶的工作筆記本。
“這會不會有些少?材料的單位不應該都是噸?你這上面是不是寫錯單位了?”
看到劉威銘寫的都是公斤,張振萬無語了。
才給廠裡掙了幾個億,出手這麼小家子氣。
“稀土元素作用巨大,在材料配方中占比不會超過7,沒有必要搞那麼多”
劉威銘懶得解釋。
随着科技的發展,稀土元素将會越來越重要,幾乎未來所有的科技産品都離不開稀土元素。
哪怕目前中國稀土出口占據國際市場大部分份額,到了90年代更是會直接占據全球90的出口市場,但是國内對稀土的研究并不深入。
主要原因在于國内技術的落後。
導彈、激光這些,都離不開稀土元素,不隻是制導系統中的集成電路上使用。
第二天一早,張振萬就踏上了北上的列車。
在同日,葉永安帶着國防科工委支援的三十多名平均年齡三十多的技術骨幹到達蓉城。
“趙總,您才是總工,我去給他們安排工作不合适。”
在跟新來的技術人員見面後,趙秉璋讓劉威銘給新來的安排工作,劉威銘直接就拒絕了。
自己要話語權,可不是為了去給每個人安排工作呢。
“我這還忙着呢!對了,如果裡面有搞金屬材料的,先安排給我,材料搞不定,pl-4導彈改進工作不算完。”
這陣,材料研究室裡就劉威銘一個人。
從各種金屬元素粉末的提純,到模具鑄造,再到高溫燒結,然後進行理化分析,統統都是自己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