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速度42馬赫,最大射程36公裡這是專門為我們空軍準備的自用版本。綜合性能超過出口版本的50。”
劉威銘平靜地說道。
所有人的反應,都在他的預計之中。
導引頭可不隻是把原本的制冷硫化鉛改成高純度制冷銻化铟,還有内部的控制系統,甚至對内部的自動控制程序也進行了修改。
導彈制導系統裝上了航天771所沈緒榜院士最新研制出來的320ips陣列微處理器芯片,雖然沒法跟國際上最先進的芯片比運算速度,對于隻是鎖定目标、調整飛行姿态的空空導彈、地空導彈的需求綽綽有餘。
劉威銘還利用自己的編程技術,把導彈控制程序優化到了極緻。
不然,他如何有信心讓上級同意把之前改進的技術賣出去?
“不可能!全國多少單位研究相關技術都沒有突破,你們在這麼短時間内怎麼可能會取得這麼多突破!”
有人繃不住了。
根本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意外,肯定是意外!導彈在高速飛行過程受到重力加速才達到這樣的速度”
“在轉彎向上後,速度也是42馬赫,轉彎慣性對速度稍微有影響,也沒有低于38馬赫”
一直盯着雷達觀察着數據,被導彈展現出來的超高速度所震驚的情報參謀聽到對方的質疑,立即反駁。
說是意外的領導,頓時臉色脹得通紅。
打臉來得太快!
狗曰的年輕人,一點眼力見兒都沒有。
“這一批,都是這樣的性能?”
王副司令狠狠地瞪了質疑的人,滿臉期待地看向劉威銘。
如果真有如此性能,空軍前面買怪蛇-3的5億美元,就真的是浪費了。
最快速度沒法比,射程更沒法比。
更重要的是,空軍從此有了真正視距外的打擊能力。
“王司令,我們通過銀河一号進行了大量模拟,42馬赫是在高空空氣阻力較小、從高空往低空的重力加速度狀況下的理論最高速度,之前沒有測試”
劉威銘尴尬地解釋。
實際上,他預計的最高速度是38馬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