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1頁)

“之所以加大訂購量,一方面是這款導彈可以提升空軍的戰鬥力,更好地維護祖國領空安全;另外呢,619需要持續研發的經費!”

王副司令一臉嚴肅。

有領導剛要開口,他的話就再次響起:“可别說619有國外訂單。這款改進型号的性能有多先進,諸位領導覺得數據反應不夠真實,空軍可以再組織一次打靶,讓諸位領導親眼看到。”

“再實彈打靶是必須的。截止目前為止,空軍沒有超視距攻擊訓練。”

主持會議的領導眼看要吵起來,嚴肅地開口。

内情,大家都知道。

1000枚射程36公裡的空空導彈,目前空軍來說,是非常重的負擔。

平時訓練,整個空軍數千架戰機,一年實彈打靶空空導彈的數量,所有型号加起來不會超過三位數。

價格昂貴的導彈,對連戰機訂購經費都不充足的空軍來說,更是難以承擔。

1000枚,怕是得用20年。

“可以先給訂單、經費,讓他們每年交付部分,超視距空戰随着科技發展,将會成為未來空戰主要模式既然我們已經有了機會,就不能浪費了!”

一名部隊首長說道。

意思很明顯,他跟王副司令一樣,支持619的發展。

甚至上升到未來戰争勢态、空軍建設發展方向的高度。

誰還能反對?

“确實,隻要持續下去,這将會是我們追趕上世界先進的機會”

支持的領導們紛紛多了起來。

沒人再提什麼出口pl-4改的全套生産技術是否會損害國家利益。

空軍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時候都給于這麼大的支持,他們在反對,可能就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反正經費每年就隻有這麼一點。

當然,調查是必須的。

這次不再是王立新擔任調查團負責人,而是由王副司令親自帶隊。

對着波拉國内的催促,無論穆赫拉·巴蓋裡跟毛拉沙赫爾·阿尼姆拉幾乎把他們能想到的辦法全部用了,就希望619能降低條件,讓他們多獲得一點好處。

奈何,不管是林文剛等人如何認同,甚至是132廠為了多賣殲-7這款從馬尼拉公司引進了多款技術設備的戰機,幫着波拉人勸說,也沒有任何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