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銘同志,你難道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内幕消息?從哪裡可以判斷國際油價會暴跌到10美元以下?歐佩克的産油國都清楚國際油價會跌,最多也就在18美元到20美元的區間。”
剛在葉永安陪同下進來的陳為民,一臉急切。
他不是質疑劉威銘,而是擔心國際油價要是暴跌到10美元以内,會對國家造成多大的影響。
目前中國也是石油出口國。
石油出口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外彙來源。
外彙大幅度減少,一些正在談判的國防項目怎麼辦?
“時間會證明一切。”
劉威銘不想解釋。
目前已經是86年一月,再有兩個多月時間,國際油價就會暴跌,現在怎麼解釋?
難道說北海油田的産量高于沙特?
或是說經濟下滑的蘇聯就靠着出口石油等資源吊命,瘋狂地加大石油産量?
再或是說歐佩克成員表面都同意減産穩定石油,在非歐佩克成員瘋狂增加石油産量的情況下,為了保證收入,他們同樣在向市場上提供配額外的石油份額?
“小劉,一旦真的發生這樣的結果,對我們的改革開放影響可不小!”
“最多也就是少一些外彙,少引進一些項目而已。再說了,之前誰都沒想到619會出口價值超過86億美元的導彈跟技術吧?”
“那可彌補不了。國家實在是太缺外彙了。民用科技領域,經濟基礎設施需要從國外引進;國防科技這方面就更不用說了”
陳為民是真的着急。
619搞出來的導彈,讓空軍有了視距外攻擊能力,對技術落後、要價又高的阿斯派德導彈也就沒了那麼迫切的需求,這也能節省好幾億的經費。
問題是油價一旦跌到劉威銘說的程度,會是長期的。
“領導,北海油田的石油産量超過了沙特,沙特石油收入84年隻有三百多億美元,比81年的1190億美元降了太多;85年,沙特的石油收益應該隻有兩百多億美元而面對北美頁岩油、北海深海油跟蘇聯的石油沖擊,國際油價一直都很堅挺在84年時,為了應對配額減少帶來的收入減少,歐佩克成員國已經開始偷偷執行石油換設備、糧食、武器等方案”
見陳為民一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模樣,劉威銘把自己認為的,現在外界能知道的信息告訴了他。
“安德羅波夫改革雖然讓蘇聯經濟阻止了繼續下滑,可他死了”
“你的意思,戈爾巴喬夫改革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