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劉威銘同志的戰略目光有多厲害,終究還是太年輕,我們支持有什麼用?更多的領導還是會覺得他的經驗更重要!即使有眼前慘痛的教訓擺在面前。”
見衆人沉默,王副司令補充着說道。
别說其他不了解劉威銘的領導幹部,即使他們了解,當初不也是也無法理解劉威銘的行為?
“人心中的成見猶如一座大山,很難搬走的。”
王立新将軍歎了口氣。
其他人也不說什麼。
事情的經曆衆人都清楚,王副司令說的也是事實。
“其實,現在威銘同志在619也是好事,部隊剛開始裁軍。總參跟總後對于部隊發展、裝備需求尚未明确而619開發出來的導彈,已經對戰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同時也對雷達系統、預警機系統提出了新的要求”
“這不是你們空軍借着機會增加裝備項目的理由!”
當即有領導不樂意了。
“陸軍更需要新的裝備!國際上早就已經是三代坦克,而我們連二代坦克的技術标準都沒有完全達到!”
“海軍才更需要新裝備!光靠051不行,噸位小,探測距離近,攜帶的導彈數量少,别說區域防禦,連全部領海的巡邏都非常困難”
一聽到王副司令提出要搞預警機跟新的雷達系統,陸軍跟海軍的領導們也不樂意了。
瞬間,原本是讨論把劉威銘從619調到總參戰略處的會議,變成了各軍種之前的裝備項目之争。
“嘭~嘭~嘭~”
眼見會議室變成了菜市場,主持會議的領導頓時拍了桌子。
“要吵你們換個地方去吵!既然會議進行不下去,散會吧!”
說完,起身向着外面走去。
國家窮。
随着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經濟基礎建設所需經費更多。
于是,部隊需要忍耐,軍費被進一步削減。
海陸空三軍的裝備跟國際先進相比,落後太多,誰都希望自己部隊擁有最先進、強大的武器裝備,可經費就那麼點。
不争怎麼辦?
雖然争了也改變不了多少局面。
“你這真是”
王立新追上了王副司令。
“我承認我是有私心的,劉威銘現在搞的項目對空軍未來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利用項目來引導配套的發展雖然效果沒那麼明顯,也是不錯的。不過我說他到了戰略規劃處的結果,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