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最大飛行高度68000米,上升階段最大速度38馬赫,末端速度48馬赫”
技術人員激動地彙報。
兩枚遙測彈,數據都沒有任何差異。
這在全國整個導彈跟火箭的研制曆史上,都是不曾出現過的。
“落點位置呢?”
廖強急切地問道。
前面那枚距離目标位置74米,150米殺傷半徑足夠覆蓋目标。
換上劉威銘說的3倍tnt威力的新式高爆炸藥,殺傷半徑更大,這點偏差都可以忽略不計了。
王立新等人也一臉急切地盯着彙報的人。
“48米!”
彙報的人深吸了一口氣,他一開始聽到數據,以為聽錯了,接連确認了三次才敢肯定。
這麼一點誤差,跟直接落在目标上,又有什麼區别?
“多少?”
廖強的聲音中帶着破音。
這是之前他們想都不敢想的精度啊。
連重炮,在最大射程,都難以達到如此精度,所以才需要靠着火力覆蓋對目标進行飽和打擊。
“48米!”
彙報的人肯定地說道,“之前我以為聽錯了,連續三次跟落點區域确認。确實是48米!”
“你老實告訴我,你們打擊精度(cep)技術指标究竟是多少?不要再給我說150米!”
王立新黑着臉看着劉威銘跟趙秉璋等人。
619彙報的打擊精度是圓周誤差150米,比起蘇聯賣出去的飛毛腿b300米的圓周誤差,已經提升了一倍。
可兩發遙測彈的落點,讓王立新覺得劉威銘沒有說實話。
别到時候這小子又把精度更高的導彈給賣出去了。
他可不想給劉威銘擦屁股。
“呃~”
趙秉璋一臉尴尬,左顧右盼,最後看向劉威銘。
“唉~”
劉威銘歎了口氣,“150米精度,是我們計劃出口的。給陸軍準備的自用型号是50米”
“所以,這是兩發不同技術的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