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賽因·卡邁勒不敢說出自己真正的擔憂——波斯人用導彈襲擊巴格達。
之前波斯人沒有射程上百公裡的導彈,對巴格達根本無法構成威脅。
在巴格達嚴密的防空火力網跟從中國采購的先進pl-4g,波斯人的f-14都不敢靠近。
可有了導彈就不一樣了。
“中國的導彈,最多也跟飛毛腿差不多!”
傻大木不以為然,“你們軍工部得加快侯賽因跟阿巴斯導彈的研制進度!”
隻有射程630公裡的侯賽因、射程900公裡的阿巴斯才能打到德黑蘭。
看着傻大木的不以為然,侯賽因·卡邁勒終究還是沒有提醒總統波斯人有可能用導彈襲擊巴格達。
射程300公裡,波斯人在距離邊境180公裡的位置都能襲擊巴格達的。
“導彈還有多久回來?”
從知道從中國高價購買的7戰術導彈裝船出港後,霍美麗幾乎每隔兩三天就會詢問一番導彈什麼時候到。
當他再一次問的時候,國防部長瓦希迪·沙姆汗尼回答:
“已經到港了。目前參謀部正在研究用導彈攻擊伊拉克什麼地方,才能讓他們在停戰協定上做出讓步。”
霍美麗頓時高興起來。
到了!
這早就進行不下去的該死戰争,終于能看到停止的希望了。
兩伊戰争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六年多。
在戰争期間,先不說雙方部隊傷亡、武器裝備損失,僅僅是相互襲擊對方的油田、煉油廠、油輪跟輸油管道,都讓雙方經濟瀕臨崩潰。
由于波斯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的統治,美帝為首的西方直接對波斯展開了制裁,該死的蘇聯混蛋,更是為了維護在伊拉克的利益而不願意支持波斯。
伊拉克不僅有其他阿拉伯國家的支持,也有美帝為首的西方跟蘇聯的支持。
所以,伊拉克能不僅能從周邊産油國借款,還能從西方跟蘇聯賒欠裝備款。
波斯不行。
“參謀部準備用導彈襲擊哪裡?”
“目前還沒有結論,300公裡的射程,讓我們可以襲擊對方的目标太多了。尤其是伊拉克往沙特輸送石油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