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1頁)

向川覺察母親幫不了他,隻能自己想辦法了。

誠信第一,今天訂出去那麼多貨,明天如果交不上那麼多,或者質量變差,向川這生意就别想做了。

想到這一層,向川推了飯碗,準備去周邊農村溜達一圈。

現在農村有些腦子活的,會種些需求高的農作物,而不是隻種些傳統的農作物。

但他們面臨一個問題——

銷售難。

這個時代交通還不那麼發達,更沒有網銷和直播幫助農民提高銷量。

好些菜都是爛在地裡沒人收。

有些擺攤出去賣的,銷量也不高。

向川想到了後世的訂單農業。

上輩子他在短視頻平台,刷到過不少鄉村因為訂單農業脫貧緻富的新聞。

雖然他現在沒能力做到那一步,但是模式他是能效仿的。

如果他能跟一個村簽訂合同,收購一個村的毛豆和花生。

不但能解決自己進貨難的問題,還能幫助農民增收。

何樂而不為?

向川把自己的想法一說,卻得到向存義的反對。

“不行,不行。”

向存義連連搖頭。

“雖說這兩天你東西賣得多,也訂出去貨了。但你說要做這麼大的買賣,我看還是欠考慮。”

“再說,我活這麼大歲數,也沒聽說過你這種幹法。”

“做那麼大,賠了咋辦?把咱這房子抵出去都不一定夠。再說,臉也沒處擱。”

李玉萍也猶豫。

她從沒做過這麼大的生意,再說自己男人多少也見過世面,他的估摸,應該是對的。

向川聽父母一唱一和地反對,第一感覺是自己和他們透露太多了。

當下訂單農業雖然已經起步,但在他們家這地界,一直沒形成規模。

聽過見過的人太少,自然就不容易被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