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強先撒了一圈煙,穩住大家夥,這才耐心的挨着看他們車裡的東西。
滿眼都是酒瓶子、廢報紙,廢銅爛鐵加雞毛。
張學強每看一輛車搖搖頭,就沒有看上眼的東西,都是正兒八經的破爛兒。
那些人見他什麼都不要,也都開始小聲嘀咕,不耐煩的情緒愈演愈烈。
張學強也琢磨,這次要是空軍了,怕是下次這些人都不聽招呼了,可沒看上眼的東西咋辦?
就在他看到最後一輛車的時候,從紙隔闆底下發現了一摞舊書,頓時眼睛一亮。
伸手拿起一本,隻見封面上印着《新繡像三國演義》,底下還有一行小字——京都老二酉堂。
随意翻看,這書印刷精緻,裝訂考究,不次于現代發行的精裝本,翻到最後隻見一行小字——老二酉堂梓行。
老二酉堂建于明代,直至建國後公私合營,才消失在了曆史長河中,是京城曆史最悠久的書肆。
這書是民國時期的線裝書,而且還是一套,雖說不是孤本,但也算是好玩意了,值得收藏。
張學強立刻對貨主道,“哥們,多少錢收的,勻給我行不?”
貨主是個個子很矮的中年漢子,說話甕聲甕氣的,“當廢紙收的,五分錢,你看着給吧。”
畢竟抽了張學強的煙,這人比較憨厚,也不好意思亂要價。
張學強拿起另外幾本,仔細看了,沒有缺頁、損傷、污漬,當即從兜裡摸出一張京城本地糧票,拍在那哥們手裡。
“就這些,你看行不!”
那漢子看清手裡的東西,驚呼道,“五斤,這,這麼多?”
在場的衆人臉上也都露出了震驚之色,一個個看看張學強,再看看那套書,眼神越來越熱烈了。
說實話這書收的時候五分錢,賣給站裡最多賺一二分,而五斤本市糧票至少值一塊錢,而且還有價無市。
這麼多錢,對于這些每天風裡來雨裡去的苦哈哈來說,就是一天甚至兩天的收入,他們能不震驚?
可以說張學強給的價格,比現在市場價還要高不少。
其實張學強給他一斤,甚至半斤糧票,那人也會欣然成交。
但今天是第一天,張學強打算來個千金買馬骨,刺激一下他們的積極性,才出了個高價,同時也是為了建立信譽和威信。
這一手讓張學強的形象在衆人眼中高大起來,再也沒人不耐煩了,反而都湊過來詢問,什麼樣的東西能入他法眼。
張學強又發了一圈煙,耐心的告訴他們,老瓷器、老硬木家具、老字畫書籍,銀圓銅錢也行隻不過價錢低點。
這些人心裡有了數,紛紛拍胸脯保證以後有了肯定給他留着。
等衆人散去,張學強将手裡剩下的半包煙和一斤糧票塞在王二猛手裡,當感謝費了。
王二猛沒想到自己也有好處,頓時羞愧難當的說道,“學強,我,我沒給你弄到啥,還給我幹嘛,算了、算了!”
張學強拍着他肩頭,哈哈笑道,“沒你牽線我也收不到這書啊,咱兄弟誰跟誰?以後啊,你多幫我留心,多幫我拉拉線,有我的幹的,少不了你一口稀的!”
王二猛點頭如搗蒜,興奮的臉上紅光直冒,非拉着他回家坐坐。
張學強自然不想去,找了個借口婉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