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的存在,也是有着很長的曆史的。
真要是追溯到最初的源點,還是中原這邊的老祖宗過去的。
但是說來也奇怪了,這個高句麗随着自己的不斷的發展,是越來越不認祖宗,但是還老是惦記着老祖宗的東西。
比如說一些運動啊,一些曆史名人啊,一些傳統習慣啊,老是說是他們的。
這就有點不要臉了。
後世分成的這兩個部分,那個閉關鎖國的還能湊合點,畢竟作風是全世界都知道的。
但是另外一個喜歡整容的,就太特麼不要臉了。
高句麗最早的時候,從伯固還在位的時候,就開始不斷的對遼東這些地方進行騷擾,之後更是收編了不少的胡人。
他們大部分都是逃亡到那邊去的,但是高句麗直接把這批人給收了。
當然這個不要臉的無敵和實力的垃圾,是自古以來就是延續下來的傳統。
公孫康進軍高句麗,親自帶兵出軍,直接一路是打到了高句麗的都城,一把火差點把老窩給燒塌了。
但是這個伯固的腦回路也是奇葩,直接率領自己的手下投降了。
公孫康稀裡糊塗的多了三萬多人馬。
但是公孫康可不是很喜歡這個,認過來的孫子。
然後就又放回去了。
結果這個高句麗周邊自己也不安穩,到了東漢末年的時候,中原諸侯争霸,這個韓濊也慢慢強盛了起來,這個韓濊嚴格說起來,才算是後世不要臉的祖宗。
他們直接覺得這個百姓太多了,不行!
吃的多!
還鬧事!
要是人少的話,那麼該多好?
于是,韓濊的傻老大就直接把各個郡縣的百姓給趕走了,去吧去吧,上高句麗去吧。
這些流民之類的,很多人不光去了韓濊,還去了公孫康那邊。
公孫康一看沒辦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