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2頁)

葉塵瘋狂吐槽,指了指角落放着的一堆萬民傘。

曆朝曆代,唐朝的裙帶關系最為嚴重,大官不是士族出身就是關隴貴族出身。

而他不願卑躬屈膝捧臭腳,自然混得不如意。

“真是萬民傘。”

房玄齡走過去一看,震驚地看向葉塵,這狗官竟然能得萬民傘?

李世民收起劍,忙過去查看,足足十多把,貨真價實的萬民傘。

還從來沒聽說過有哪個地方父母官能夠這麼受老百姓愛戴的。

傘面上密密麻麻的簽名和手印,每一把傘都代表着百姓最樸實的感激。

萬民傘的分量非常重,不是靠權勢能強求來的,而是要實打實的政績和民心。

他以為的狗官,不僅不是狗官,還是個十足的好官?

“這些萬民傘,當真都是百姓自願送的?”

房玄齡實在有些不敢置信,一個小年輕,竟然能得百姓如此愛戴。

如此年輕,真能有如此本事?

“不然呢?本官還能逼着百姓送?”

葉塵傲嬌地瞥了一眼房玄齡,你沒有吧?羨慕吧?

“你一天就上四個時辰衙,百姓還能愛戴你?”

杜如晦也忍不住懷疑,一天就上四個時辰衙,沒被百姓戳着脊梁骨罵就不錯了。

“所以我說這就是本事啊。”

“我一天上四個時辰衙,能解決三四十件案子,别人一天上六個時辰衙,隻能解決十件案子。”

“上衙時間長不代表就有效率,上衙時間短還能把民生治理好,這才是本事。”

葉塵自賣自誇起來。

不,是陳述事實。

系統獎勵了一堆史書,有治國理政的,有案例分析,在那麼多知識的熏陶下,他想不牛都不行啊。

“喔?你說把民生治理好,我倒想聽聽你都做出了什麼政績?”

杜如晦來了興趣。

葉塵說得确實有道理,上衙時間長不代表效率就高。

就像是讀書,一個夫子教出來的,有人高中,有人卻沒學進去多少。

“鄠縣每年上繳的稅賦從來隻多不少,且縣衙府庫仍有盈餘。”

“百姓不說頓頓吃飽,但至少都餓不着,穿的衣服也都比其他縣的幹淨得體得多。”

葉塵自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