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十,夜市有燈會,猜中燈謎就有獎勵,吃飽喝足好動腦咯。”
張英說着,把百姓往外趕,招呼衙役把縣衙大門關上。
就是吧,縣衙大門還沒來得及修,被程咬金劈出來的大洞還在,關了又好像沒關。
“還是酉時就下衙,感情我們說的話,這小子一句沒聽進去。”李世民黑着臉。
而杜如晦的關注點則在燈會上,攔住一漢子詢問:“這位壯士,今天也不是什麼節日,怎麼會有燈會呢?”
漢子扛着鋤頭,很熱情的給杜如晦解釋:“又不是隻有過節才能辦燈會,俺們鄠縣每月十五、三十都會舉辦燈會。”
“縣令大人說了,多舉辦點有趣的活動,才能吸引更多人來鄠縣遊玩,遊客越多越能帶動鄠縣經濟發展。”
“不僅有燈會,還有賽馬、詩會、對對子、拔河等等,每月十五、三十這兩天,來鄠縣遊玩的人可多了。”
“縣令大人說叫什麼文化熏陶,口口相傳,俺們雖然不識字,但也會念上兩句詩,對上幾個對子。”
高士廉來了興趣,湊過來問道:“壯士也會念詩?可否念上兩句讓我們長長見識?”
漢子很是豪爽,還帶着幾分驕傲:“行啊,那我給你們念念俺們縣令大人寫的詩,鄠縣大人小孩都會。”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叫憫農,大人給俺們農民寫的,意思就是農民種糧食很辛苦,糧食來之不易,不能浪費糧食。”
高士廉最是重文采,聽得眸光亮了又亮:“詩雖簡樸,卻有返璞歸真之意,披露現實,兼具教育意義,好詩,好詩,葉縣令了不得啊。”
漢子自豪極了:“那是,俺們大人雖然年輕,但可有本事了,聽說俺們大人還會武功呢,可厲害了。”
“俺不跟你們說,俺得趕緊回家吃飯,然後去夜市看詩會,俺背了很多謎底,說不定能猜中一個呢。”
說罷,漢子扛着鋤頭笑容滿面的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