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六個字最好的例子就是漢武帝和漢宣帝,漢武帝為戰而戰,不管百姓死活,雖打出漢之尊嚴,卻也打的十室九空,大漢差點完蛋。”
“于是有了那句經典的民言:甯為文景犬,不做漢武人。”
“而漢宣帝自小流落民間,深知民間疾苦,知道百姓想要什麼,以民為本,從百姓的角度出發,締造大漢最巅峰的盛況——昭宣中興。”
“匈奴也是在宣帝時期徹底被打崩的,民強才是真的強,人民心中有國家,擁護國家,制心一處為國而戰,那便無有不勝。”
“官為民,民自為官,或許太理想,但不試試怎麼知道能不能實現呢。”
葉塵悠哉的說道。
“你實現了不是嗎,夫人說鄠縣百姓不怕災荒饑禍,唯怕你離開鄠縣,這也算是民自為官。”杜如晦道。
“一隅之地實現不過滄海一粟,天下皆如此,何其盛,何其美也。”
葉塵笑着搖搖頭,而後看向杜如晦:“聽得出來,你也是個理想主義者啊。”
李世民麾下強臣如雲,而他最欣賞的就是杜如晦。
其他人從龍之功後,在安逸和富貴的腐蝕下,心境都發生了變化,唯獨杜如晦一直堅守着自己的理念。
房謀杜斷,為什麼是杜如晦斷,因為杜如晦堅守着道德的底線。
李世民賢名傳千年,杜如晦和魏征各占一半功勞,要沒這兩人拉着,李世民絕無賢德之名。
德分私德和公德,李世民的私德就不說了,而李世民的公德就是杜如晦和魏征締造的。
“年紀大了,而今已四十歲,想不動咯。”杜如晦苦笑着擺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