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第1頁)

“索性現在也無事,聽說你科舉中舉為官,文采應該還可以,不如我們來作詩,就以出征為題,可敢?”

崔元英滿臉玩味,想羞辱葉塵,他們從小享受的教育資源比葉塵多太多了,也就是他們沒參加科舉,不然中個進士還不是輕輕松松,肯定比葉塵強多了。

“是啊,你不會不敢吧?”

“也是,他頂多也就能讀讀四書,說不定教他的夫子還是拜讀于我們各家的學生。”

“這麼算的話,他就是我們各家的徒孫,哈哈”

“聽高士廉說他文采斐然,笑死,一個泥腿子出身能有什麼文采?”

“”

其他士族子弟跟着肆無忌憚地嘲諷,當着李世民的面就直呼高士廉的名字,傲慢放肆到極點。

要知道,李世民也得跟着長孫氏喊高士廉一聲舅舅,私下裡,李世民都不會直呼高士廉名字。

而山東士族根本看不上高士廉。

渤海高家,本身名不見經傳,東魏北齊時期,通過攀附北齊皇室高家才一躍成為望族,北齊覆滅後,渤海高家便随之沒落。

渤海高家就如同一個暴發戶,富貴來得快,去得也快,自身底蘊不夠。

沒落後巴結他們山東士族,但他們各家根本看不上,于是高家開始和關隴貴族中的長孫氏聯姻。

但關隴貴族玩的是兵馬武力,高家玩的是文化,無法真正融入進去。

哪怕如今高士廉因為外甥女嫁給李世民而得勢,但一心還是想融入山東士族,成為山東士族的一分子。

李世民聽得臉色陰沉,山東士族表面上老實,實則心裡高傲狂妄得很,自诩尊極、貴極,恐怕内心深處覺得比皇族都更高貴,實在可惡。

長孫無忌同樣臉色難看,看不上渤海高家,便相當于看不上他長孫家。

房玄齡和杜如晦對視一眼,則有些幸災樂禍,一是幸災樂禍這些士族子弟竟然班門弄斧跟葉塵比作詩。

二是幸災樂禍高士廉非要拿熱臉貼冷屁股,明知道李世民有心打壓山東士族,還一個勁地去讨好山東士族,似乎不相信李世民能奈何得了山東士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