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趕忙站出來給李世民台階下。
李世民這事幹得确實不道德。
“我隻是提醒陛下,為君者可以沒有上限,但一定要有底線。”
魏征也沒有死磕到底,話說到這份上,足夠李世民長教訓。
真死磕到底讓皇帝下不來台,他肯定得死。
“啊,魏征說得也不是沒有道理,童試和鄉試已經快要開始,我們還是說說科舉的事吧。”
“為了保證科舉的公平性,臣谏議采取糊名制。”
葉塵開口轉移話題。
再繼續下去,李二真要下不來台了。
李淵搞政治是一把好手,科舉制度已經相對完善。
童試相當于中考,考過者為童生,童生才能參加鄉試,鄉試相當于高考,考過者為秀才。
秀才才能參加京試,也就是入京趕考,相當于考研。
過了的稱之為貢士,再按照成績分為進士和舉人。
相對完善,但還不夠完善。
科舉在明年,童試和鄉試提前一年,篩選出能赴京趕考者。
“喔?何為糊名制?”
杜如晦立馬附和葉塵唱雙簧轉移話題。
“就是把名字糊上,誰都看不見,再設立舉查官入各州監督批閱試卷,最後把所有試卷送至國子監審查。”
“确保沒問題後,由門下省監督發榜傳回各州。”
“科舉為朝堂選拔官員,乃國之根本,必須确保公平公正。”
葉塵解釋道。
“臣附議,糊名制能很大程度上杜絕弄虛作假和裙帶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