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1頁)

電話接通後,陳銘的語氣沉穩:

“張主任你好!我是東黃水鎮衛生院的陳銘。”

“對,您好!是這樣。網上‘松花江畔’論壇和本地幾個貼吧,出現大量針對我和張書記的造謠诽謗帖,ip集中,明顯是有組織的網絡水軍惡意攻擊,已涉嫌違法,麻煩您關注一下。”

張主任立即回道:“網絡上的造謠,我們已經注意到了,正在固定證據,确鑿後,會依法處置。”

挂了電話,陳銘又打給派出所的王大勇:

“王所,剛才那幾個鬧事的混混,查清背後指使沒有?”

“正審着呢。這幾個慫包,吓唬兩下就尿褲子了。咬死了說是網上看帖子氣不過才來鬧的,但肯定有人給錢。”

王大勇在電話那頭罵罵咧咧。

陳銘通報道:“網上帖子的事,網信辦張主任他們正在固定證據,很快就能查到幕後指使,麻煩您再加點力度。”

“好的,陳院長,您放心,交給我了。”王大勇信心滿滿。

陳銘放下電話,看着屏幕上還在不斷刷新的污言穢語,眼中寒光一閃。

網絡并非法外之地,這盆髒水,沒那麼好潑!

更陰險的招數接踵而至。

幾天後,市紀委、省衛生廳幾乎同時收到了數封措辭嚴厲、看似“證據确鑿”的匿名舉報信。

信中列舉陳銘“數大罪狀”:

一、“不當醫療行為”:指控陳銘在未取得省級以上相應資質的情況下,擅自使用“危險”的針灸手法治療危重病人,存在重大醫療安全隐患。

二、“非法行醫、斂财”:污蔑義診是幌子,實際高價出售“三無”自制中藥,牟取暴利。

三、“生活作風敗壞”:含沙射影地描述陳銘利用醫生身份,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系,暗指林小滿,影響極其惡劣。

四、“政治攀附、權錢交易”:聲稱陳銘通過為張為民治療“難以啟齒的隐疾”,獲得其特殊庇護,兩人存在“不正常的利益輸送關系”,張為民利用職權為陳銘的“非法行徑”大開綠燈,打壓異己,如處理王主任、趙大夫等人。

舉報信寫得煞有介事,還“附有”幾張模糊不清的所謂“患者投訴書”照片和僞造的“高價藥費收據”截圖,極具迷惑性和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