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3頁)

汪雪盈在看見林知晚的那一刻,以為是自己的眼睛出現了問題。

林知晚,她怎麼會是拍賣師!

她不是隻會在家熨燙衣服做點心嗎?

看着台上自信耀眼的女人,汪雪盈如坐針氈。

她向來看不上林知晚,以為她不過是因為臉蛋夠漂亮,家世夠好,才能有機會嫁給傅總。

她以為,自己隻是輸在沒有投胎到一個好肚皮裡。

可今天,看着那一個個讓人瞠目結舌的競拍數字,看着台下那些人競相舉牌,汪雪盈開始慶幸,還好傅宴舟沒有留下來,沒有看見這樣的林知晚!

此時已經到了這場拍賣會的最後一件拍品:宋代的官窯青釉弦紋瓶。

林知晚對這件拍品的各項參數做了詳細的解釋,标準流利的倫敦腔,在拍賣場上有着專屬于林知晚自己的節奏,場上所有嘉賓的注意力,都在林知晚的身上。

她的眼神掃視過全場,手勢指向區。

“現在開始競拍,起拍價1000萬元,我這裡收到的書面委托價,2300萬,現場有人應價嗎?”

場上已經陸續有人開始舉牌。

林知晚密切關注着場上的動态,以及電話、網絡競拍價,中英文雙語交流,切換流利,手起手落間,價格已經拍到了五千萬。

“六千萬!”

汪雪盈舉起手中的競價牌。

這個花瓶,是傅宴舟特意叮囑,一定要拍下的。

六千萬的價格一出,場上立即安靜下來,此時,拍賣現場一度陷入僵滞,舉牌競價的參與人數和競拍熱情明顯降了下來。

現在的價格,已經超過了委托人的理想價位,但林知晚卻并不滿足于目前的成績。

這時候,她之前在這些拍品上下的功夫,就用了用武之地。

在拍賣前期林知晚做了大量工作。圍繞拍品搜集了大量文獻資料和曆年同類型拍品的成交情況,力圖為藏家呈現出翔實、客觀的拍品說明,最大程度地讓藏家了解到拍品的稀缺性和珍貴性。

她将站姿從前傾調整到直立,然後一字一句地再次介紹了這件瓷器的珍貴和收藏價值,“汪小姐出價六千萬,看得出汪小姐對這件瓷瓶是志在必得了。”

說完,她看向場上的區。

“還有其他人想跟汪小姐一較高下嗎?”

很快有人出價七千萬。

林知晚立即接話,“前排紳士出價七千萬!有人能出到八千萬嗎?”

她面上依舊是那副優雅模樣,但語速卻比之前快了一些,優雅與壓迫感并存,現場氛圍在她有意的調動之下也漸漸緊張起來。

“八千萬網絡出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