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1頁)

羅朝成再打,舒陽再挂。

等舒陽進了樓,來到了病房,陳婉婷一見到她就問道,“你和朝成吵架了?”

“他打你電話了?”

陳婉婷沒有否認,“夫妻之間啊,要溫和一點,特别是在現在這種家裡有病人的情況,有什麼争執怒火的,要等難關過再說了,當下吵來吵去的,本來就那麼點精力,都吵架要耗完了,人是有氣場的。”

舒陽撇了撇嘴,“媽,你就别來教育我了,這是我和羅朝成之間的事情,他總是壓我,憑什麼呀,他越想我留在江城,我就越想帶暖暖去京海,是他自己不好好說話,說一半就跑了,好好說話也要兩個人都好好說話呀,他不好好說話我憑什麼好好說話。”

陳婉婷搖頭,“你也别說他,你的脾氣我還不知道,他脾氣算好的,都讓着你,家裡家外的都是他幹得多。”

舒陽看了她一眼,“哎喲,現在還會給他說好話了,你當初還不同意我們在一起呢媽,你怎麼這樣,以前我們要在一起不同意,現在又站在他那一頭說話。”

羅朝成急得不行,他是真沒有想到舒陽居然去把卡挂失了。

兩人存共同基金的卡一直在他這裡,結婚的前兩年,他也是有好好存着的。

羅朝成一家住在村裡,村裡離鎮上不算遠,也就十公裡左右的距離。

羅朝成上班以後,給了家裡一點錢,加上羅永達的一點積蓄,總算在鎮上買了房子。

一家人從羅朝成上大學留在江城這件事情中,看到了讀書對于跨越階級的重要性。

羅朝友生有一個女兒一個兒子,女兒已經在鎮裡上小學了,成績很一般,再到兒子時,羅朝友就想着帶孩子去縣裡上學。

誰知道一去縣城才知道,居然要房子才能有得讀,并且這房子必須要羅朝友夫妻的名字才行,羅朝友是攢了一點錢,但說要買房又是遠遠不夠的。

農村裡大家誰存點錢也不容易,何況是買房這種事情,不是幾千幾萬就可以的,大家誰的家裡都沒有那麼多錢,能求誰呢,也隻有羅朝成那裡可以借一借了。

羅朝友自己隻有十來萬,但縣城的房子不便宜,要六七十萬,又加上村裡的房子要塌了,如果退房還得的話政府按人頭每人有補一萬,家裡人數通通算起來,戶籍上還有7口人,就是7萬,這7萬也是錯過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羅朝成有同舒陽說過這個事,舒陽自然也覺得要幫,最多借個十萬這樣,湊一湊首付就夠了。

然而羅朝友和羅永達并不想要貸款,他們總對後面每個月還款這種月供的模式很恐懼,生怕哪一天沒工作一下子還不上銀行就要把房子給收了,況且那個貸款的利息不是幾百上千,是要十幾萬啊,天上又不會下錢,這錢自己家湊湊又不是湊不出來,憑什麼就要給銀行賺那個利息。

羅朝成沒辦法同羅永達說舒陽的認知,在舒陽的認知裡,除了父母子女以外,都是别人,既然是别人就總是有界線,幫個十萬塊算不錯的了,救急不求窮嘛。

但是在羅永達的觀念裡,自己和兩個兒子是一家,以前齊心協力大家一起出力賺錢供羅朝成念書,現在羅朝成書念出來了,就要齊心協力幫助羅朝友,這樣一家人才能越來越好。

羅朝成是既沒有辦法同舒陽解釋羅永達的這個想法,他理解舒陽說的那些話,同時他也沒有辦法同羅永達解釋舒陽的想法,因為他自己就是受益者,現在說這些就是沒良心,過河拆橋。

最後他選擇打了四十來萬給羅永達,也一直是膽戰心驚的,結果舒陽就如同他的認知那樣,一直不曾去查過那卡裡有多少錢,總算松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