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雞蛋咯,一文三枚,童叟無欺!有那幹貨、菌菇、山核桃的也一并收了,大家夥走過路過不要錯過,”花曉張口便來,嗓門大得很。
之前在鎮上賣茶葉蛋的時候,吆喝過之後,花曉也便放開了。
這做生意張不開嘴,可不行,不吆喝誰知道你幹啥的呢。
路巧巧倒是習慣了,這嫂子一天一個驚喜的,再者也不是聽花曉第一次吆喝了,淡定得很。
“”路喬張了張嘴又不知道該說什麼,心想着這女人真是大不同了,膽子也忒大了點。以前膽子也大,不過是對他做那事
吆喝開了,自然有人上來詢問了。
“小娘子,山核桃咋收啊?”大娘問道。
“四文一斤,但得是好貨,曬得幹幹的那種,”花曉道。
鎮上自個賣的,也就五文錢一斤,貨郎或是商人來收,估摸着得壓到三文或兩文。花曉沒想着壓價太多,畢竟大家都不容易,農戶賺一文錢都難。
大娘喜道,“成,我現在就回家去拿,小娘子你等着我哈。”
邊上的村民也聽到了價格,又問了菌菇的價錢,比平時貨郎來收的價格高上一文,如此便都回家去拿了。
沒一會的功夫,提着雞蛋的、山核桃的,各類菌菇的排了老長的隊。
出來時便知道要收貨,讓路喬上劉叔家借了杆稱,這會便派上了用場。
路巧巧和花曉不會用稱,便讓路喬過稱,花曉負責給銀錢,路巧巧負責檢查貨品的質量。雞蛋還好檢查一些,菌菇就雜亂了許多。
由于沒分類,菌菇的價格給得并不高,五文一斤收購。
當然也有那種都是差一些的,價格就更低一些,村民倒是沒意見,畢竟貨郎過來收,也得看貨好不好。
三人分工合作,忙忙碌碌,一個時辰後,騾車便裝滿了,還有不少在排隊,等着賣貨的。
“今日就這些了,裝不下了,”花曉喊道,“大家夥先留着,過上幾日,我們再來。”
“小娘子,我這也不多,不然你一塊帶上吧,”一個嬸子說道。
花曉苦笑,“嬸子,真是裝不下了,不差這麼幾天,說好還來不訛你。”
勸退了衆人,把騾車内的貨物整理了一番,尤其是那雞蛋,不能磕着碰着,得特别小心。花曉特意找了個好位置,把雞蛋放着,讓路巧巧親自看守。
這一車貨,這幾天賣五香蛋的,連帶民宿裡存放的那些,全用完了,就剩下幾個銅闆了。
錢是真不經花,一天回到赤貧狀态。
不過不打緊,明天茶葉蛋送出去,又能收回八十文。
“嫂子,我們收這麼多,能賣得完嘛?”路巧巧有些擔憂。
花曉老神在在道,“投資才有回報嘛,再說了我們這也不是什麼高風險的生意,虧不到哪裡去,再不濟自己還能吃呢。”
路巧巧:???
為什麼好像聽懂了一些,又沒完全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