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要賣?”花曉轉身,站定問道。
花剛歎了口氣,說道:“我家那口子又懷上了,這日子艱難,二丫三丫就算回來了,也沒個地方住。我這心裡啊,時常覺得對不起她們。”
“若是有好去處,我這個當爹的自然不會害她們。”
這話說得倒是好聽,不過意思也很明顯,那便是要賣。
不用想都知道,對方一定會獅子大開口,花曉想了想便道,“這事等到年下再說,二丫三丫便住我家。”
“那感情好,”花剛說道。
花曉懶得再搭理,年下是不可能年下,要不了多久就戰亂了,他們一家能不能活還不好說呢。
轉身便回了路家。
春麗嬸子見人回村裡了,到路家串門,話裡話外跟李氏打聽,還要不要幫工。李氏正支應着,花曉和路巧巧便回來了。
“春麗嬸子來啦,”花曉笑着打招呼。
“喲,花曉回來啦,”春麗嬸子上下打量了兩眼,眼神中全是驚詫之色,這到鎮上小一年的時間,原來看着蠢笨如豬的人,此時變成了嬌美的小娘子。
家裡人日日看着倒沒什麼感覺,春麗嬸子便不一樣,天長日久的不見,這會見着,感覺像是換了一個人。
和春麗嬸子聊了幾句,也說了最近不要幫工,要的時候第一個喊她,這人才滿意地走了。
花曉覺得春麗嬸子人還是不錯的,又是劉叔的媳婦,按路喬的說法是,到時他們家也要一塊搬到深山去的,處好關系還是很有必要的。
小庫房也收拾出來了,二丫三丫便住了進去。
隔日,院子裡便架起了鍋子,繼續炒制奶油花生米,到了時間,李掌櫃會派人上門取貨。
日子一天天過,路喬變得越來越忙碌,有時兩三日不回家。
李氏以為兒子跟着進山打獵了,也沒多想,倒是回到村裡之後,日日跟老姐妹說說話什麼,看起來挺好。
在村裡和在鎮上不同,感受不到那種風雨欲來。
村裡和往常一樣,大家該下地下地,該吃飯吃飯,這會已是深秋,各自家裡都囤着今年的新糧,不知道鎮上的米價已經一日比一日高了。
鎮上人心惶惶,家家戶戶開始屯糧,若是花曉現在鎮上的話,就能見到日日爆滿的米鋪。
花曉這裡也有一個多月不給杏花樓供貨了,鎮上杏花樓現在生意也不好,兩邊變暫時停了合作。其他分店倒還在運行,不過局勢不好,生意也差許多。
這天夜裡。
路喬傍晚時分,便牽着騾子進了家門,看起來整個人瘦了些,身上的衣服髒兮兮的,臉上還有些泥。
吃過晚飯,塑料夫妻回了屋。
“定下來了,”路喬道,“劉叔那邊的都跟着一塊進山,就這兩日的事了。”
“那是多少人?”花曉問道。
這梨花村,有兩大姓氏,一個是花,一個是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