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面轉而安靜。
宋绾這才有時間全神貫注去審視這家前店後坊格局的鋪子。
“謝驚瀾,你覺得這裡如何?”
少女沒接觸過藥行之類的東西,前世病得快死了,也沒進過藥鋪。
她看不懂這家鋪子究竟适不适合開藥鋪。
隻看得懂最淺顯的地方,譬如房屋有無漏水,朝向是否過得去諸如此類。
謝驚瀾帶着宋绾好好看了前店與後院。
前店與後院,覆灰陶瓦的懸山式屋頂下,夯土為牆,牆體樸素厚重,堅固耐用。
“鋪子還不錯。”
男子補充道,“而且這家店鋪從前也是藥鋪。”
宋绾好奇,不恥下問,“這是怎麼看出來的?”
“你看,院子西側地面,有處理藥物之用的石質碾槽和鐵鍘刀長時間擺放留下的痕迹。東側帶着雨棚,棚下的竹架方便懸垂草藥晾曬。”
“還有”
謝驚瀾依次推開北側倚牆而立的三間聯排屋。
推開第一間屋子的刹那。
鋪天蓋地的塵埃湧出,嗆得三人連聲咳嗽。
謝驚瀾用手扇動灰塵,介紹道,“聯排屋布局很成熟,第一間有樟木藥櫃、分層抽屜,紅紙标藥,可見是曾經倉儲藥物的庫房。”
“中間屋子雖不見鍋、瓦罐、蒸籠等物,但地上有乳缽搗碎藥物留下的碎屑。這間屋子,應該是負責炮制藥物場所。最後一間有床和櫃子,是夥計休息用的廂房。”
宋绾鄭重地看着謝驚瀾,評價道,“原來這牙人還真用心找了鋪子。”
“若這裡從前也是藥鋪,沒準以後也會有不少舊客上門買藥。”
宋绾對于不擅長的方面,喜歡盡可能地借鑒前人。
好比院子東側有雨棚,那麼她就不會再找人分出一塊晾藥區。西側位置雖然空空如也,但是她仍然會照着舊迹買器具重新擺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