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稅驗查的人拿着鐵戳戳進麻袋裡,任由那糧食流下來不管,然後對糧食進行評斷,最後才過鬥,剩下的才是莊戶自己的。
這流在地上的不能撿起來,倒進鬥子裡的溢出來了也不能開口說,能剩下三分之一都是好的了。
“先生,這樣的事情沒有辦法管一管嗎?”
周大郎私下問霍政諺。
霍政諺搖了搖頭:“時局如此,天下不公之事多如牛毛,戰事起,這些事情即便是上達了天聽也不過是推出幾個替死鬼。”
“那學生為何還要讀書?為何還要科考?”
周大郎不明。
“弱小才會被人欺,心中若是有想要保護的人,想要做的事,就必須先強大己身。”
日子還要繼續,河裡的水不多了,田裡連種菜都成了一件艱難的事情,村裡的村民拖家帶口進山。
往年十月已經開始冷了,今年的十月還有豔陽。
這一次,村長找了過來。
“挖井的事情”
村長自己也不好意思,當初是自己一口拒絕了的,如今又上門。
“我也正想着幾日去找您,這山裡的東西也找得差不多了,大家閑着也是閑着,挖井對子孫後代都是一件好事,咱們村那麼多人,又不用專門請人找井眼,就是青磚石塊費些錢财,現在河邊都是石頭,那就更省了。”
挖井的事情就那麼定了下來,沐小暖之前就已經探好了地方的。
有馬有牛的,挖井也就是需要村裡人共同出力。
之前沐小暖是準備出錢,後來想了一下,與村長商量,由她去别的地方給村民們弄一些便宜的糧食回來,沐小暖會騎馬,又有些武力,比村子裡的壯漢出去要方便。
村長當然是代表村民們感激的謝了沐小暖,沐小暖将家裡安排好,其實也沒什麼安排了,收拾了點東西,騎着馬就出門了。
糧食她空間裡就有,之前的存糧,尤其是碎米陳米那些都能拿出來,她這一次主要還是去邊城看看戰況,是否會打過來。
沐小暖一去就去了六天,在山頂上看着戰場上打了兩天,最後悄然離開了。
帶着幾大袋的糧食夜裡進了村,村長也等不上第二天,當天夜裡召集了大家在曬場上分糧。
這些糧食也是要給沐小暖錢的,不過比起鎮上的高價糧,他們都願意掏這個錢。
家家戶戶分下去,其實分不了多少,一戶也就二十斤左右,但是,這二十斤卻也足夠一家支撐許久了。
當水井挖出水的時候,村民們都激動了,一連挖了快十米,都以為這井不成了。
繼續又挖了五米才見水,這還不夠,又往下挖了三米,沐小暖才讓停下來。
因為是村子共用的水井,一個小小的井口可不行,往大了挖,井的直徑達到了兩米,每隔五米修建一圈台子,修建了石階可以從井上面下到井底,井底填了石頭碎料,最後深十六米多。
井面上挨着地面的地方寬度達到了四米,呈螺旋狀,上大下小,可以容納多人打水。
井周圍全部用河裡挑回來的石頭細沙鋪了起來。
水位保持在了距離地面五米的地方,正好是第一個台子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