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很快降臨,除了城頭巡邏士卒偶爾傳來的盔甲摩擦聲和幾聲梆子響,便隻剩下呼呼的風聲。黑汗部騎兵雖然暫時退去,但沒人相信他們會就此罷休。
城西,原先廢棄的武庫内,此刻卻燈火通明。陸遠、王大石,以及錢老三、孫二狗等幾個核心成員,正圍着那具制作完成的“驚馬木鸢”做最後的檢查。
“主事,這尾部的‘曳光劑’真的能着起來?可别把咱們的寶貝疙瘩木鸢給燒了。”錢老三還是有些不放心地摸了摸陶罐。裡面裝填的是陸遠按比例調配的硝石、硫磺和木炭粉末,并預留了引火的藥撚。
“放心,藥量和引信都計算過,隻會産生瞬間的強光和煙霧,不會持續燃燒。”陸遠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安心。他選擇的配比更側重于閃光和發煙效果,而非爆炸。
“風向如何?”陸遠問向負責觀察天象的王大石。今夜的試飛,風向至關重要。
王大石走出武庫,仰頭看了一會兒,又伸手感受了一下風力,回報道:“主事,今夜是西北風,正好往南邊蠻子可能紮營的方向吹。”
“好,天助我也!”陸遠精神一振,“準備試飛。孫二狗,你手巧,負責操控引線。錢老三,你帶幾個人,準備好備用的火把和水桶,以防萬一。”
衆人領命,小心翼翼地将木鸢擡出武庫,來到附近一片相對開闊的空地。這裡地勢略高,視野也較好。李長松也得到消息,帶着幾名親兵悄然來到不遠處的一座土丘上,隐在暗處觀察。他對陸遠這三日搗鼓出來的東西,既好奇又存疑。
陸遠親自檢查了木鸢的牽引繩索,這是一根用多股麻線搓成的長索,足有百餘丈長。他深吸一口氣,對孫二狗道:“聽我口令,先讓木鸢升空,穩定後再點燃曳光劑。”
“明白!”孫二狗緊了緊手中的引線,他負責在木鸢升空後,拉動一根細細的絲線,觸發陶罐内的簡易發火裝置。
“放!”陸遠一聲令下。
幾名力大的民夫舉着木鸢,迎着風向前助跑。陸遠則緊握牽引繩索,憑借着對空氣動力學的模糊記憶和這兩日反複試驗的手感,不斷調整角度。
木鸢在助跑下緩緩升起,起初有些搖晃,像一隻醉酒的巨鳥。陸遠沉着應對,時而輕拉,時而微松,逐漸掌握了平衡。木鸢越飛越高,在夜空中展開巨大的翅膀,腹下的銅鈴在風中發出“叮鈴鈴”的輕響,在寂靜的夜裡傳出很遠。
“穩住了!穩住了!”王大石等人看得手心冒汗,此刻忍不住低呼。
土丘上,李長松也微微颔首。單是這能飛上天的巨大“風筝”,便已算是一樁奇物了。
“二狗,準備!”陸遠見木鸢已升至百丈高空,飛行姿态也趨于穩定,立刻下令。
孫二狗屏住呼吸,看準時機,猛地一拉手中的細絲線。
夜空中,那巨大的鷹隼木鸢尾部,突然爆出一團耀眼的白光!
“轟!”一聲悶響,緊接着,一股濃烈的、夾雜着硫磺氣味的白煙從木鸢尾部噴湧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