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那些愛答不理的工廠,都開始重新打量這家不起眼的鄉鎮企業。
孟遠趁熱打鐵,立刻讓馬小軍他們,拿着這份新鮮出爐的“成績單”,再去跑之前那些态度暧昧甚至拒絕過的廠子。
電鍍廠、線路闆廠、化工廠
這次,待遇截然不同。
“孟老闆?哎呀,上次是我們有眼不識泰山!”
“免費處理?還能給我們結算一部分回收價值?真的假的?”
“你們真能搞定我們這堆老大難?環保保證沒問題吧?”
雖然疑問不少,但橄榄枝卻紛紛遞了過來。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何況還有實打實的利益擺在眼前——既解決了環保難題,又能增加一筆額外收入,誰不心動?
一時間,各種花花綠綠、成分複雜的工業廢料,開始像潮水一樣,湧向遠新那兩個剛擴建不久的廠區。
含鎳廢液、含銅污泥、廢線路闆蝕刻液
很多都是當地傳統回收站碰都不敢碰、技術門檻極高的“硬骨頭”。
實驗室裡,蘇教授帶着他那幾個學生,幾乎是連軸轉。
錫渣提煉工藝,需要持續優化以提高純度,新湧入的廢料成分各異,更得抓緊時間分析、測試。
整個遠新,機器轟鳴,人聲鼎沸。
拉貨的卡車進進出出,車間裡工人師傅們緊張操作,辦公室電話響個不停,每個人都忙得腳不沾地。
但這忙碌中,透着一股野蠻生長的勃勃生機。
孟遠站在廠區高處,看着這一切,心裡無比踏實。
技術這條路,賭對了!
遠新這邊紅紅火火,日進鬥金,自然也把某些人的眼睛徹底燒紅了。
紅星回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