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1頁)

九十年代初的一百萬,足以讓絕大多數人望而卻步。

光靠他現在的錫渣回收生意,就算不吃不喝,滾雪球一樣地攢,猴年馬月也填不上窟窿!

“錢!必須立刻搞到錢!而且是能撐起一個現代化工廠的大錢!”

孟遠站在辦公室窗前,望着遠處那片等待他去征服的荒地,腦子裡飛快地盤算着。

“私人老闆?”

或許能解燃眉之急,但人情債難還,利息也往往高得吓人,甚至可能附帶各種苛刻條件,引狼入室的風險不得不防。

找那些“有門路”的人?水太深,風險更大,一步踏錯,可能連現在這點家底都賠進去。

思來想去,最穩妥、最正規的路子,還是銀行。

雖然門檻高、手續繁、審批嚴,但利息合理,也是目前唯一有可能,提供巨額資金的正規渠道。

“就從銀行開始!”

孟遠眼神一凜,下定了決心。困難再大,也得闖一闖!

目标鎖定,他立刻行動起來。

把自己關在辦公室,又熬了兩個通宵,将那份項目計劃書,翻來覆去地修改。

同時,他讓老會計,把再生資源處理站的賬目重新梳理,務必做得規範、清晰。

底子雖然還是小作坊,但報表不能露怯,得拿出未來大廠的氣勢!

幾天後,孟遠換上最體面的一身行頭,深吸一口氣,推開了縣建設銀行的玻璃大門。

九十年代初的銀行大廳,空曠而安靜,帶着一種威嚴和距離感。

穿着挺括制服的銀行職員們,在高高的櫃台後面,表情嚴肅,眼神裡透着審視。

孟遠定了定神,徑直走向挂着“信貸科”牌子的辦公室。

“同志,您好。我想咨詢一下企業貸款,我準備建個廠。”

接待他的,是一位三十多歲、戴着眼鏡的幹練男子。桌上的名牌寫着:張建國。

他擡眼看了看孟遠,接過那厚厚一摞材料。目光落在封面上那一行字——“遠新再生資源處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