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撮白色的粉末,一點黃色的顆粒,小心翼翼按比例調配,
希望能讓這些“廢柴”的腰杆硬一點,脾氣好一點,更容易被塑造成型。
至于那些更“嬌氣”的abs(工程塑料),他們則盤算着摻點新料進去,或者試試别的“補品”,指望着能讓它更抗揍、更耐曬。
“土是土了點,”孟遠看着這熱火朝天的場面,咧嘴一笑,
“但能把這些沒人要的破爛變成錢,就值!”
錢,孟遠砸下去了。
路,他指明了。
蘇老這幫老将小兵,就在這簡陋卻充滿希望的廠房裡,一頭紮了進去。
沒多久,從南方淘換來,又被蘇老他們“妙手回春”改造過的塑料分選設備,吱吱呀呀地調試完畢,正式上崗。
“走起!”
随着一聲吆喝,傳送帶啟動。
花花綠綠的塑料瓶、塑料殼子,像趕集似的湧了上去。
雖然還得配着幾個,眼疾手快的女工在一旁輔助,把那些“漏網之魚”給揪出來,
但這效率,比純靠人手一堆堆扒拉、一個個瞅,簡直是坐上了火箭——噌噌往上漲!
分揀出來的pe、pp、abs,分門别類堆成了小山。
清洗、破碎、熔融、擠出造粒
蘇老他們把這套流程,摸得滾瓜爛熟,幾條簡單有效的改性“秘方”也揣進了懷裡。
終于,在遠新公司新廠區,特意辟出來的一間寬敞車間裡,
那條承載所有人希望的廢塑料再生生産線,在一陣鞭炮聲和工人的歡呼聲中,正式發出了: